国家给车位升温|发改委: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支持城市建设停车位

大家好,我是壮哥。

近日,国家发改委一纸文件让“车位”成为政策热词。

4月28日,国家发改委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一系列重磅政策,其中包括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以及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建设停车位。

国家给车位升温|发改委: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支持城市建设停车位-有驾

摇号大军 亟待释放的购车需求

发购车指标,本以为会反响平平,但是一看评论区,好家伙,央视新闻公众号留言,受限家庭的激动心情溢于言表。

国家给车位升温|发改委: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支持城市建设停车位-有驾

目前,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海南等对购置新车进行不同程度的总量控制,而这些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往往又是购车的主战场。

北京2024年约62万家庭、251万个人申请本年度19200个普通小客车指标,中签率0.6%。近84万的家庭、个人、单位申请77000个北京新能源小客车指标,个人新能源牌照排队要到33年后了。

国家给车位升温|发改委: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支持城市建设停车位-有驾

在上海,一块车牌的拍卖均价长期维持在9万元以上,相当于普通家庭两年的收入。

杭州某市民连续摇号72次未果,自嘲“孩子出生时申请的指标,现在孙子都能打酱油了”。

据相关测算,全国因限购政策被抑制的汽车购买需求超过780万辆。若全面放开限购政策,有望释放近6000亿元的消费潜力。

很多人说“没人买车了”,现实是你不珍惜的指标可能是别人争抢的资源。

车位正蜕变为“城市战略资产

如果说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定向发放指标,是民生困境的精准破局,是需求端刺激。那么,支持300万以上的城市建设停车位,就是供给端托底,实质是预防"政策刺激下的配套荒"。

公安部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预计突破2000万辆,但车桩比仍高达3:1。当政策试图用购车指标撬动消费时,却暴露出更尖锐的矛盾车位短缺正成为制约汽车消费的“隐形天花板”。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新闻发布会上特别指出:「超大特大城市的停车矛盾,本质上是民生需求与城市空间的错配。我们将通过『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力争3年内让30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公共停车位数量增长40%。」

国家给车位升温|发改委: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支持城市建设停车位-有驾

国家发改委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城市停车位缺口已达8000万个,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核心区车位缺口率超40%。

如今,国家再次用政策推动车位建设,政策狂飙突进的另一面,是市场对车位价值的认知重构。过去,车位被视为楼盘销售的“附属品”,开发商为促销赠车位、业主因闲置抛售车位。如今,政策倒逼下,车位正蜕变为独立资产。

新能源车保有量年均增长26%,但土地供应红线卡死车位增量,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国家给车位升温|发改委: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支持城市建设停车位-有驾

当政策开始用“发指标”的方式撬动消费与产业升级,普通人更需清醒认知:车位正从“停车工具”蜕变为“城市战略资产”,而这场政策暖风,正在给车位市场按下“加热键”。

我是壮哥,下次见。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