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车标故事:大通、红岩、申沃、轻卡全解读

汽车车标背后的故事:上汽集团各品牌深度解读

汽车车标背后的故事:上汽集团各品牌深度解读
上汽集团旗下汽车品牌标志深度解析
本文将深入探讨上汽集团旗下多个汽车品牌的标志,包括大通、红岩、申沃客车以及上汽轻卡等。我们将详细解读这些品牌标志的构成要素、蕴含的意义,以及它们的历史演变。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名爵MG虽隶属于上汽集团,但其历史可追溯至英国,因此已在另一篇文章中单独介绍,本文将不再赘述。

1、上汽大通

在2009年,上汽集团成功收购了英国LDV公司及其MAXUS品牌的知识产权与技术平台,为国内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上汽大通于2011年3月21日在上海挂牌运营,初期专注于商用车市场,并基于MAXUS技术平台推出了首款车型V80。到了2014年3月,上汽大通进一步拓展,发布了第二款量产车型G10 MPV。2015年,公司更名为“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并正式进军乘用车领域,推出了包括MPV(如G10、G50)和SUV(如D90)在内的多样化产品线。最近,在2023年3月,上汽大通迎来了第100万辆整车的下线,彰显了其迅猛的发展速度。从成立到百万辆整车下线,仅用了短短12年时间,其中后50万辆更是仅在2年内完成。目前,上汽大通的产品已遍布全球六大洲的7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量占比高达25%,成功在澳大利亚、欧洲等市场打破日系、德系品牌的垄断地位,成为细分市场的佼佼者。

上汽大通汽车品牌标志的演变
自2011年上汽大通挂牌运营以来,其品牌标志便随之诞生。值得一提的是,该车标的设计历经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然而始终不变的是那象征着前进与动力的箭头元素。同时,上汽大通的英文品牌名称MAXUS则始终位于标志的下方,彰显着品牌的中英双语特色。

2011年上汽大通汽车品牌标志揭晓
在2011年上汽大通挂牌运营之际,其独特的品牌标志也随之亮相。这个标志不仅承载着企业的历史与愿景,更象征着上汽大通不断前进、动力十足的精神面貌。
2011年上汽大通汽车品牌标志详解

2011年,上汽大通汽车的品牌标志由两部分精心构成:一部分是时尚而充满科技感的金属银色标志,另一部分则是沉稳大气的黑色字标。标志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宽大的字母“M”,上方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向上的箭头,不仅增添了动感,还营造出一种字母“A”的视觉效果。整个标志融合了三维立体感和未来科技气息,金属银色的色调与现代技术紧密相连。而黑色字标则以流畅的线条和简洁的几何图形呈现,全大写字母的设计更显品牌的专业与高端。这种巧妙的设计,不仅展现了上汽大通汽车的精致与坚实,更彰显了其不断追求创新与发展的企业精神。


2013年上汽大通汽车品牌标志的演变

3013年,上汽大通汽车的品牌标志迎来了新的变化。一个椭圆形的框架被巧妙地融入其中,将两个部分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得整个标志呈现出更加团结、凝聚的视觉效果。同时,标志的银色色调被调整为更为清冷的银灰色,与下方的蓝色铭文形成了和谐而统一的整体。此外,蓝色铭文在大小和颜色上相较于上方的标志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字体的设计风格保持不变,依然展现了品牌的专业与高端形象。这一系列的变化,不仅使上汽大通汽车的品牌标志更加富有动感和凝聚力,也进一步彰显了企业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2018年上汽大通汽车品牌标志的革新

4018年,上汽大通汽车的品牌标志再次焕发新颜。此次推出的全新标志,整体设计呈现出一种向上递进的箭头形态,既简洁又不失大气,充满现代气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标志中心的三角形设计巧妙地融入了菱形元素,使得整个标志在保持精致感的同时,更增添了一抹现代时尚的韵味。这一变革,不仅彰显了上汽大通汽车在品牌塑造上的创新精神,也进一步巩固了企业在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


上汽大通V80车型与上汽红岩的发展历程
上汽红岩,这家企业起源于1965年10月1日在重庆成立的军用车辆组装厂。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2007年,随着上汽集团与依维柯的入股,该企业更名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标志着新篇章的开启。红岩商用车不断壮大,2009年推出了首款杰狮重型卡车,这款车型基于欧洲技术平台,实现了产品的大幅升级。随后,2011年红岩又推出了第二款卡车——金刚,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

随着上汽集团的进一步增资扩股,红岩商用车逐渐聚焦于工程车与特种车领域,并尝试通过互联网卡车等创新产品实现智能化转型。2019年,红岩更是推出了首款氢能自卸车,搭载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在-30℃的低温环境下也能轻松启动,成功突破了新能源重卡的技术瓶颈。

进入2020年,上汽红岩发布了第六代智能重卡红岩H6,这款车型覆盖了柴油、氢燃料、纯电等多种能源形式,并能根据不同的运输场景进行定制化开发。从军工重卡起步,历经技术引进、合资合作、新能源转型等多个阶段,上汽红岩不仅见证了中国重卡工业的崛起,更在氢能、智能驾驶等领域布局未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尽管当前市场面临挑战,但红岩的潜在突破点无疑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上汽红岩汽车品牌标志
上汽红岩的品牌标志,以抽象化的红色岩石山峰为设计元素,线条刚毅、棱角清晰,宛如层叠的岩壁与挺拔的峰巅相映成趣,整体造型充满力量感。这一设计理念深受重庆“红岩精神”(象征着革命的坚韧与军工的严谨)的启发,不仅彰显了产品如岩石般坚固耐用的品质,更与重型卡车的载重需求相得益彰。山峰顶部的尖峰向上挺拔,寓意着品牌在新能源、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不断追求技术突破的决心与毅力。而品牌标志下方的中英文双语标识——“上汽红岩”与“HONGYAN”,其字体设计粗犷而方正,与重卡产品的厚重工业属性形成了和谐共鸣。

上汽红岩挂车产品
上汽红岩的挂车产品,同样体现了品牌对品质与技术的双重追求。其设计风格与品牌标志一脉相承,线条流畅、造型稳重,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工业美感。无论是载重能力还是安全性,上汽红岩的挂车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与验证,确保每一款产品都能满足客户的期望与需求。

5、申沃客车

1996年,上汽集团与沃尔沃在上海市政府和各国家级委员会的指导下,共同签署了首批合作协议,为双方后续成立合资公司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多年的筹备,双方于2000年6月30日正式签署了合资公司成立协议。同年8月8日,上海汽车集团、沃尔沃(中国)投资公司以及瑞典沃尔沃客车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申沃客车,注册资本高达8.7亿元,其中中方控股80.5%。申沃客车的创立旨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中国国内市场提供优质的客车产品,特别是针对缺乏合适低地板产品的现状。

在短短几年内,申沃客车便实现了其初步目标,即每年生产2500辆城市公交车和500辆城际公交车。公司初期主要专注于城市客车和城郊客车,并成功推出了首款3辆公交空调车。随着产品的不断丰富,申沃客车已形成了涵盖柴油车、纯电动及混合动力的全面产品线。

进入2014年以后,申沃客车在上汽集团的支持下,开始研发新能源车型。公司陆续推出了8系和9系新能源公交车,覆盖纯电动、氢燃料电池等多种能源类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9系车型还配备了ADA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对无障碍设施与驾驶区设计进行了优化,成为上海公交智能化升级的典范。

2016年,随着沃尔沃将所持有的申沃汽车剩余股份出售给上汽集团,申沃汽车正式成为上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申沃客车品牌标志以一个上大下小的圆角梯形为外侧轮廓,内部则巧妙地运用对角线和半圆形组成连续不断动的线段。这个设计巧妙地融合了上汽集团LOGO的蓝色调与流线造型,不仅彰显了技术资源共享的理念,更体现了集团对申沃的赋能与支持。
申沃纯电动城市客车,以其独特的品牌标志为引,不仅代表着上汽集团的技术实力与资源共享,更彰显了其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创新与实力。这款纯电动客车,以其环保性能和智能驾驶技术,为城市的绿色出行贡献了一份力量。

6、上汽轻卡

为进一步强化商用车业务,上汽集团在2010年代初期整合旗下资源,正式推出了“上汽轻卡”品牌。该品牌专注于城市物流、短途运输等细分市场,充分利用了上汽集团成熟的商用车技术平台。在初期,上汽轻卡结合了日本五十铃等国际领先的技术标准,主打高性价比与耐用性,成功推出了“福星”“快运”“超越”等多个系列车型。这些车型覆盖了3.5吨至8吨的载重范围,完美满足了冷链、快递、工程等多种场景的需求。2021年,上汽轻卡更是创新性地推出了纯电轻卡“EC300”,该车型搭载了高密度电池与高效电驱系统,续航里程高达200公里以上,完美适配了城市绿色物流的需求。凭借这些卓越成绩,上汽轻卡在2022年国内轻卡市场的占有率成功跻身前五,且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年均增长率超过50%。进入2023年,上汽轻卡更是发布了氢燃料电池轻卡概念车,标志着其开始探索零排放的技术路径。

上汽轻卡汽车品牌标志

上汽轻卡的品牌标志,以金属银色的横置椭圆形框架为主体,内部巧妙地融入了两组动态流线,宛如一条向前延伸的道路与一个向上飞驰的箭头。其线条设计既简洁又流畅,不仅彰显了速度感,更赋予了方向性。这个流线设计巧妙地象征着上汽轻卡在物流运输领域的高效与直达,而道路线条则寓意着品牌能够覆盖城市、城乡等全场景的运输网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