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的,余承东朋友圈甩出一张图,问界新车价格直冲20万楼下,把送货的师傅们都惊着了。 几个搬运工边搬货边扯着嗓子喊:“余总疯了? 这价也敢定? ”能把这帮走南闯北、啥车价都听过一遍的师傅惊得直呼“疯了”,那场面,还真不多见。
你猜最急的是谁? 那些刚在4S店交了定金、提了问界M7的车主们。 人家家门口的4S店,头天销售还在卖力推M7呢,唾沫星子横飞讲配置讲豪华。 好家伙,一夜之间,销售自己都傻眼了——店头贴得热乎的海报,第二天早上店员闷声不响给撕了个干净! 为啥? 新车价格直接掉一大截,刚买车的车主回头就堵着门投诉,说被割了韭菜。 销售心里也憋屈,合同签了,钱收了,回头被自己家的新车“背刺”了,你说谁心里能不憋气? 客户指着鼻子骂,投诉电话打爆,店里乱成一锅粥。
更惨的是同行。 消息传开,好几个友商的会议室那晚灯就没灭过。 听说有人拍桌子骂娘,压力山大都不足以形容那个氛围。 本来大家还在琢磨今年推啥新车、智驾技术到底领先几年、怎么讲故事维持“高端”调性,华为这一下,连桌子带锅全给掀了——它直接把满配华为智驾的新车压到了十几万! 过去这价位你想都不敢想的功能,现在成了唾手可得的标配。 一个开过问界智驾出租的师傅就嘀咕:“以后要是都这个水平了,再买不带这功能的车,开起来不跟傻子一样? ”这用户体验标杆立得太狠,同行那些吹上天的“智能领先”故事,瞬间就有点讲不下去了。
更绝的是,华为这次和上汽鼓捣出的新车,动静出奇得小。 没有铺天盖地的预热,没有吊足胃口的PPT发布会,就余承东一条朋友圈,静悄悄的上市,价格却像一颗深水炸弹。 这反而更吓人——说明它根本就不是在试探,就是打算一脚踹开大门,直接按这个价往里冲。 同行懵了,这剧本没见过啊,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所有搞汽车买卖的老板们,现在脑子里都盘旋着同一个噩梦般的难题:后面怎么跟? 问界把价格体系砸塌了这么大一个坑,其他人跳还是不跳? 跳下去,卖一辆车还能赚几个钱? 过去舒舒服服的利润空间,一下子被压得透不过气。 不跳? 眼睁睁看着客户全跑隔壁排队去? 这选择题简直要了命了。 这就是明晃晃摊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钱,还怎么赚?
那些曾经过分依赖“品牌故事”和“概念包装”来维持价格的车企,此刻恐怕比吃了黄连还苦。 华为用实打实的顶级智能化体验和掀桌的价格证明了一件事:光会吹牛,在价格崩塌的时代根本站不住脚。 消费者眼睛是雪亮的,当差不多的平台、更强的智能系统配上更低的价格组合拳打过来,钱包用脚投票比啥广告都好使。
这感觉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价值风暴”,卷走了过去赖以生存的价格泡沫。 没人知道下一个倒霉的是谁,但每个人都清楚,问界这一拳,已经把整个汽车市场的游戏规则打碎了。 价格标签撕下容易,想再贴回去? 难如登天! 当华为把“智能豪华”变成了十几万的“快消品”,整个行业赖以生存的价格阶梯,已然轰然倒塌。 旧时代的高利润美梦,还能做多久? 所有参与者,都不得不在这个刺骨的现实里,重新寻找生存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