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小鹏P7长春极限24小时跑出3961公里,刷新纪录

全新小鹏P7长春极限24小时跑出3961公里,刷新纪录

吉林的夏天,说实话不太热,但一到汽车圈搞大事的时候,气氛立马升温。前几天,小鹏P7在长春试车场那边,24小时耐力直接冲到了3961公里,把之前小米YU7 Max刚刷出来的3944公里纪录又往前推了17公里。这事儿一传开,我群里几个老司机就炸锅了,有人说:“这不是纯电车界的勒芒嘛!”其实还真不是一码事。

你要是看过勒芒24小时耐力赛,那画面肯定脑补成夜里下雨、灯光晃眼、一堆赛车互相别着抢道。但国内这些纯电车型搞的“24小时挑战”,本质上跟勒芒没啥关系,就是封闭高速环道,人轮流开,一直怼表跑,看谁能憋得住气——或者说,看哪台车能抗住连续超高强度折腾。去年我去修理厂换胎时,还听老王师傅讲起类似故事:他说以前燃油车加油两分钟满血复活,可现在电动车,这充电速度、散热系统、电池稳定性,全都得顶得住才行,不然连半程都熬不过。

小鹏这次用的是量产版后驱超长续航P7,不是啥特别改装原型。据销售哥们随口提过,这款官方标称CLTC续航820km,不过真上路,高速巡航带空调,大概也就六百多七百吧。风阻低到0.201Cd,细节上据说底盘包裹做得很扎实。我朋友老李有辆上一代P7,他吐槽最烦的是后排地板凸起太高,新款好像改平了一些,对家里老人友好不少。这回耐力平均时速210多km/h,全程快充,每次十来分钟,据微信群有位自称现场的小哥爆料,说他们夜里三点还在测温度数据——那劲头,比我们年前赶工还有拼。

全新小鹏P7长春极限24小时跑出3961公里,刷新纪录-有驾

聊到这里插一句冷门配置,小鹏P7那个主动降噪功能,在高速跑久了是真香。我自己去年借朋友的试驾体验过一次,高速120码以上风噪明显压下去了不少。不过有人反映,如果轮胎花纹磨损不均匀,会导致降噪效果打折,所以保养还是不能偷懒。再比如座椅通风,这种配置北方冬天基本闲置,但南方梅雨季节湿热时候,用起来舒服很多。有意思的是,有位东北群友特意问销售:“这个座椅加热到底分几档?”答曰三档,他顺嘴来了句,“那比我家暖炕还讲究!”

全新小鹏P7长春极限24小时跑出3961公里,刷新纪录-有驾

其实类似这种极限挑战,欧洲品牌早几年玩过,比如保时捷Taycan和奔驰CLA原型机,都在意大利Nardò那个著名环形场地干过大活,只不过人家更偏向技术验证阶段,用原型机堆参数。但中国品牌现在开始用量产版直接硬刚,也算底气足够了。不止一次听维修师傅感慨,现在新能源修起来比燃油复杂多了,“一个水泵坏掉全套报警”,可见整套系统协同压力巨大。

关于快充这一块,我隔壁邻居去年买的新势力SUV,就因为长期频繁快充导致夏天出现轻微掉电现象。他后来专门去售后检测,说是部分车型散热设计不到位引发轻微衰减。而这次小鹏能顶住几十次连续超快充,而且还能保证动力输出和系统效率没明显下降,从技术角度确实挺难做到。有个业内朋友私信跟我八卦,其实很多厂商内部都有“暗战”传统,比谁家的BMS(电池管理系统)更聪明、更抗造,只不过外面看不到罢了。

全新小鹏P7长春极限24小时跑出3961公里,刷新纪录-有驾

值得一提的小插曲:当天长春试验场外头,有几个当地烧烤摊老板特意围观,他们笑着对记者说:“咱吉林冬天零下二十都敢测,你们怕什么?”这种东北式幽默倒也应景。还有人调侃,以后新能源发布会是不是要先秀一下自家‘一天能飙多少圈’的数据,再谈别的?

全新小鹏P7长春极限24小时跑出3961公里,刷新纪录-有驾

最后再补一句历史轶事:早年间自主品牌追求极限,多数都是拿发动机扛拉练,现在变成拼智能化、拼三电集成能力,也算是一种时代变迁吧。我个人倒希望以后各路高手一起掺和进来,到时候估计朋友圈天天被刷屏——谁是真正“卷王”,只有时间知道答案啦!

全新小鹏P7长春极限24小时跑出3961公里,刷新纪录-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