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护航,汽车产业三大技术赛道爆发,投资新风口怎么抓?

“汽车产业抄作业?政策引领下的3大技术赛道,投资还能这么玩!”

政策护航,汽车产业三大技术赛道爆发,投资新风口怎么抓?-有驾

汽车产业在政策暖风里又开始跃跃欲试了,近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直接把芯片、人工智能和固态电池这三大领域按下了加速键。这下,汽车行业就像被赶进考场的学生,手里攥着政策这张小抄,争分夺秒地补作业。

芯片这事儿先不说复杂,用现在流行语来说,如果汽车是手机,那芯片就得是手机界的高通骁龙,车规级芯片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国产替代提速,新能源车的市场需求就像憋了三年的鱼,嗷嗷等着换水。像兆易创新这种公司已经开始给比亚迪供货了;士兰微则不甘人后,把自己的IPM模块打进整车厂,就像学霸的课外辅导书,越来越被肯定了。闻泰科技甚至直接买下了安世半导体,开足马力给特斯拉供货。看到这里,不禁想问:车规级芯片国产替代这场考试,我们中国队能不能抱个状元回来?

而说到人工智能,大概是汽车里的“灵魂附体”。什么智能驾驶、语音交互、座舱控制器就像是给驾驶员开了外挂。科大讯飞的车载语音交互系统已经装机了500万辆,这是要让司机们一边开车一边把相声演员收入茶余饭后吗?还有像四维图新这种搞高精地图的,看的是装在脑袋里的GPS,玩的是让智能驾驶可以真的“聪明”。德赛西威靠着英伟达的生态位,竟然盘踞座舱域控制器的市占第一,看来学会借助巨头力量的玩家,确实先人一步。

至于固态电池赛道,这才是真正的狠角色。宁德时代专利数全球第一,研发进度都像是装了氮气推进器;比亚迪的氧化物路线装车测试也已经火力全开;亿纬锂能让成都研究院大张旗鼓地搞量产基地。如果把固态电池比喻成功夫,那也是那些大派的掌门在较技,谁的出拳更狠,直接决定了后续车企的武林地位。如果你对“全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概念摸不着头脑,就这么理解吧:一个是做到了“剑气伤人”,一个还得拿刀动手,产业化进程,还需要时间。

政策驱动下的这三大赛道,无论从技术突破还是市场爆发,都显得像是一场可以押注的赌博。投资这些概念股的人,是希望自己站在风口,顺势起飞。但问题是,这风口吹得准不准?说白了,这政策的利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真正能从市场上赚到钱的公司是凤毛麟角。要是你押的标的翻车了,那得不偿失的结果可能让你“梦断股市”。

再换个角度想,这三大赛道的火热,不仅仅是汽车厂商的狂欢,还是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的抖机灵时刻。但每家企业的布局实际上都不同,芯片可能走的是技术路线;人工智能更偏算法和应用;固态电池是一场材料科学和成本控制的持久战。那么问题来了,投资者到底该如何选股,难道不是和考数学选择题一样,最佳答案只有一个吗?

汽车产业的“集体抄作业”是政策驱动的结果,但作为吃瓜群众,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政策是一张好牌没错,但打牌的玩家质量才是关键。未来几年,这场汽车产业的高考,国内老牌劲旅和新兴企业到底谁能最终杀出重围?股民们又能否押中红榜上的状元企业?这游戏玩起来是有风险,但不玩,又怕错过新时代的财富密码。投资者朋友们,敢问你们心里的A股“优等生”是谁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