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分钟的专注,最后就换来一缕青烟,这事儿搁谁身上可能都想骂几句。
当时王一博开着那台85号车,在弯道里正跟87号车较着劲,想找个机会超过去。赛车场上这种缠斗再正常不过,拼的就是谁胆子更大,谁对线路的判断更准。可就在那么一瞬间,两台车贴得太近了,轮胎蹭着轮毂,刺啦一声,听着就让人心里一紧。
紧接着,烟就从右后轮冒了出来,一开始只是一点点,后来简直像拉了烟雾弹。车还在往前冲,但那股烟越来越浓,解说在直播里都紧张了,说这随时可能爆胎。你想想,在高速行驶中爆胎是什么后果?车手心里肯定比谁都清楚。这已经不是能不能赢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安全回来的问题。
没办法,只能把车开回维修区。这一趟进去,再出来,赛道上的局势早就变了。他那已经绷了九十分钟的神经,换来的就是这么个结果。车队的策略、之前队友跑出来的优势,可能就因为这次剐蹭,一切都得重新计算。
耐力赛,玩的就是一个“熬”字。一台车,三四个车手轮着上,比谁在八小时里跑得最远。规则定得很死,每个车手单次跑多久,总共能跑多久,都有上限。比如AM级别的车手,至少得扛满九十分钟或者跑够42圈,这对体力和专注度的消耗是巨大的。所以每一次进站,每一次换人,都得掐着秒表算计,任何计划外的停留都是致命的。
这还没完。到了下午两点半,比赛都过去三分之二了,换了队友CAMARA开着这台倒霉的85号车,在同一个弯道,又跟别的车撞上了。这次更狠,直接把右后车门的铁皮给撕开了一大块,晃晃悠悠的。车开回维修区,维修工也干脆,上去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块烂铁皮整个给撕了下来。
看着那台“缺胳膊少腿”的赛车再次回到赛道上,你才真正明白耐力赛的残酷。它不像短跑冲刺,一两个小时就结束了。在长达八小时的消耗里,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一个零件的疲劳,或者就是单纯的运气不好,都可能让你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赛车这东西,有时候真的不讲什么道理。八小时的故事,可能一秒钟就给你写好了结局,而且还是个你一点都不想要的结局。这事儿你怎么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