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奇瑞最近这一套操作,堪称典中典。
瑞虎9X、新款瑞虎9、新款瑞虎9 C-DM,三板斧直接劈下来,价格还给你来个“官方指导价”和“国庆限时抢鲜价”的左右互搏。什么叫官方指导价?就是告诉你,我本来想卖这么贵,但我现在怂了。什么叫限时抢鲜价?就是告诉你,这才是真实价格,别想太多,赶紧上车,再不上车我就把车门焊死了。
这套路,不装了,摊牌了。
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每个人都在掀桌子。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直接端走了,那奇瑞这一手,就是直接冲进后厨,把面粉、鸡蛋、奶油连带厨子一起打包带走,顺便还把餐厅的电闸给拉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你看看这个布局,瑞虎9是本尊,稳坐中军,瑞虎9X是搞出来的小号,主打一个年轻帅气去切特定人群,瑞虎9 C-DM就是那个被派出去渡劫的,试图用电来完成飞升。这哪是产品矩阵啊,这分明是道诡异仙里的修仙路数,多搞几个身外化身,万一哪个就练成了呢?总有一个能成仙,剩下的就算成了盒,那也是为大道牺牲。
这就是典型的“不务正业”。一个正常的车企,应该是集中所有资源,把一款车打磨到极致。但现在不行了,现在流行的是闪电战,是饱和式攻击。与其花三年时间憋一个大招,不如一个月给你上三个新型号,用数量堆死你。管他什么用户画像,管他什么品牌调性,我先把不同价位、不同动力、不同外观的“钢铁压缩毛巾”全扔到货架上,总有一款能泡发出你喜欢的样子。
这种打法,让友商看了都得傻眼,长安和比亚迪估计正在开会,会议主题就一句话:坏了菜了,那个理工男突然开窍了。
尤其是瑞虎9X,还搞了个什么“猎鹰500”辅助驾驶系统。听听这名字,猎鹰,你怎么不叫天鹰战士?我跟你讲,现在所有车企在智能驾驶上都陷入了一个误区,总觉得堆算力、堆雷达、堆算法就能解决问题。但他们忘了,决定自动驾驶上限的,从来不是特斯拉,而是老头乐。
我作为一个被老头乐教育过无数次的中年人,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你的AI能识别红绿灯,能识别行人,能识别车辆,但它能识别一个从绿化带里突然窜出来,逆行、不打灯、漂移走位的老头乐吗?它能预判一个大爷为了抢一个塑料瓶子,可以瞬间完成原地掉头加横穿马路的极限操作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种混沌的、不讲武德的场景,才是中国智能驾驶的终极试炼场。所以什么猎鹰500,在我看来,能在中国马路上活下来,那得叫“道法天尊5000”。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奇瑞比作修仙渡劫可能有点扯,但你仔细想想,现在这车圈,不就是个大型修罗场吗?不成仙,就成盒。
再说说这个价格,12万多起步的中型SUV,还是奇瑞。这个价格一出来,基本上就是宣告了同级别合资车的死刑。是是是,我知道有人会说品牌,会说信仰。比如奔驰,你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是销售顾问递给你的哈根达斯,是别人问你开什么车时你轻描淡写说出“就是个代步的奔奔”时的那种玄学快感。奔驰最值钱的,就是“奔驰”这两个字本身。
但奇瑞没有这个光环,它也不需要。它的逻辑非常简单粗暴:掀桌子。你们讲品牌,我讲性价比;你们讲历史,我讲新配置;你们讲故事,我直接讲价格。一力降十会。我把价格打到这个份上,配置给你堆满,空间给你加大加大再加大,就问你怕不怕?
我真是服了!就不能老老实实造一台好车吗!
当然,这种打法也有问题。典型的精神分裂。一方面,这种机海战术能快速抢占市场,覆盖更多用户。但另一方面,它会稀释品牌焦点,让消费者感到困惑。瑞虎9、瑞虎9X、瑞虎9 C-DM,名字都差不多,长得也大同小异,到底该买哪个?很多时候消费者不是被产品说服的,而是被选择题搞烦的。说真的,我最近在琢磨,与其买个新车,不如把我那辆老捷达收拾收拾,那玩意儿才是真的金钟罩铁布衫,撞了都不心疼。
所以,瑞虎9家族这次的“三体攻击”能不能成?
谁知道呢。市场的逻辑从来不是线性的。可能它莫名其妙就爆了,也可能三款车加起来打不过人家一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奇瑞已经彻底悟了,或者说,彻底颠了。它不再扮演那个埋头搞技术的理工男,而是变成了一个拎着板砖冲进KTV的莽夫,逮谁拍谁。
对于我们这些看热闹的,打得越凶越好。最好所有车企都这么卷,卷到最后车都白送,买车送房,贷款免息。这才是真正的用户思维,不是吗?就这么简单。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