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小鹏汽车的一则消息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事情的起因是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几张全新车型的内饰图片。
一开始,很多媒体和网友看到消息,都以为是小鹏旗下那款非常经典的轿车P7要出全新的换代版本了,标题也大多是“全新P7内饰曝光”这样写的。
但随着更多信息的披露,大家才发现,这其实是一款全新的车型,属于小鹏一个叫做MONA的新系列,车型代号是M03,并不是大家熟悉的P7的后续产品。
这个小小的误会让整个事件的讨论变得更加复杂和有趣,因为它牵扯出了大家对于小鹏品牌设计、市场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各种看法和疑问。
我们先从这次官方主动放出的内饰图片说起。
可以说,这套内饰的设计是得到了大多数人认可的。
从图片上看,整个驾驶舱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非常简洁、干净,很有科技感。
中控台上最显眼的就是一块悬浮式的大屏幕,几乎取代了所有的传统物理按键,这也是现在新能源汽车非常流行的一种设计风格。
不过小鹏给这块屏幕增加了一些有意思的功能,称之为“三轴灵动屏”。
通俗点讲,就是这块屏幕不是固定不动的,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转动。
比如,当你通过语音助手和它交流时,屏幕会稍微朝向你的方向,就像有人在侧耳倾听一样;在你设置了车辆的哨兵模式后,它还会做出类似“点头”的动作来确认,这种设计让冷冰冰的机器多了一点人情味和互动感。
除了屏幕,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那个全新的方向盘。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它,就觉得和前段时间非常火爆的小米SU7的方向盘长得很像。
它们都是三辐平底的运动造型,中间的气囊盖是圆形的,两侧的功能区也用了滚轮加按键的组合。
这种相似性立刻引发了热议。
不过,如果从设计的角度来看,这更像是一种行业趋势。
现在的智能汽车功能越来越复杂,设计师们都希望能把最常用的功能,比如智能驾驶的启动、驾驶模式的切换、悬架高低的调节等等,都集成在方向盘上,让驾驶员手不离方向盘就能完成操作。
而这种简约、功能集成的设计,恰好是目前看来比较高效的解决方案,所以出现设计上的“不谋而合”也并不奇怪。
总的来说,这款新车的内饰在设计上走的是一条比较稳妥和普适的路线,无论是科技感的营造,还是材质和座椅造型所体现出的质感,都符合大众对一辆新时代智能汽车的期待,收获好评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当话题从备受好评的内饰转向之前在网上流传的外观谍照时,舆论的风向就发生了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
如果说内饰是人见人爱,那这台MONA M03的外观可以说是争议巨大,直接让网友们分成了好几个阵营激烈讨论。
争议的焦点在于,这台新车的外观设计,几乎完全颠覆了小鹏汽车以往建立起来的家族式设计风格。
很多人对小鹏汽车的最初印象,都来自于它的成名作P7。
那款车以其优雅流畅的车身线条、极具辨识度的前后贯穿式灯带,被公认为是中国品牌轿车设计的一个高峰,为小鹏奠定了科技、前卫的品牌形象。
可是在这台全新的M03身上,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与P7或者G9、G6等车型的设计关联。
最突出的改变就是车头大灯,它采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T字形,或者有人形容为“锤子”的造型,这与小鹏之前标志性的“X-Bot”机器人前脸设计语言截然不同。
这种巨大的风格转变,让很多小鹏的老用户和品牌粉丝感到难以接受。
他们认为,小鹏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优秀设计基因被抛弃了,新款车型失去了品牌辨识度,甚至有人直言不讳地表示“变丑了”。
他们觉得,既然P7的设计如此成功,为什么不能在其基础上进行延续和发展呢?
当然,也有另一部分人持完全相反的观点。
他们认为,在一个竞争已经白热化的汽车市场,尤其是在M03所要主攻的15万级别这个“红海”市场,一成不变才是最危险的。
这个价位的竞争对手实在太多了,如果M03只是简单地做成一个“缩小版P7”,不仅容易让消费者审美疲劳,还可能会拉低P7本身在消费者心中的高端形象。
因此,采用一套全新的、极具争议性的设计语言,反而是一种高明的策略。
因为这种独特的设计能让它在茫茫车海中被一眼记住,无论你是喜欢还是讨厌,你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能引发讨论、带来热度,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审美本就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有争议恰恰说明了设计的个性化,最终谁对谁错,还是要看它上市后的销量表现。
但对于一款意在走量的车型来说,外观上出现如此大的争议,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风险。
那么,小鹏汽车为什么要冒这个风险,做出如此大胆的改变呢?
这背后其实是深思熟虑的商业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MONA这个系列的来历。
它实际上是小鹏收购了滴滴的智能汽车开发业务后,整合推出的一个全新子品牌,主打的就是更广阔的大众市场。
这意味着M03这款车从立项之初,它的核心目标就是控制成本、实现规模化,去和比亚迪等品牌在这个价位段进行正面竞争。
为了把价格控制在15万左右,同时又能装上小鹏最引以为傲的XNGP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就必须在其他方面,比如内外饰的设计和制造成本上进行优化。
所以,一个充满争议但可能生产起来更高效、成本更低的外观方案,就成了可以被接受的选择。
这是一种资源上的取舍,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个“刀刃”就是小鹏的核心技术——智能化。
此外,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这台M03还有一个重要的亮点,那就是它可能会提供四轮驱动版本。
这一点在15万级别的纯电动轿车里是极其罕见的。
目前市面上这个价位的车型,绝大部分都只提供两驱版本,主要满足日常代步需求。
而四驱系统能带来更好的加速性能和行驶稳定性,尤其是在湿滑路面或者需要更强动力的时候。
如果M03真的能以一个亲民的价格提供四驱选项,那它就等于开辟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能够吸引到那些对驾驶乐趣有一定要求的年轻消费者。
这不仅形成了强大的产品差异化优势,也让这台车在争议之外,有了实实在在的技术和性能卖点。
总而言之,小鹏M03的亮相,不仅仅是一款新车的发布,更像是小鹏汽车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型和市场下探的信号。
它用一个备受好评的内饰来保证基础体验,用一个充满争议的外观来博取关注度,再用核心的智能技术和独特的性能配置作为真正的杀手锏,试图在最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