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续航暴跌真相,保养避坑指南,拯救你的电池寿命!

买了新能源车的朋友们,最近是不是心里有点犯嘀咕?

当初买车时,宣传册上那个光鲜亮丽的续航数字,怎么到了自己手里就打了折扣,尤其是一到冬天或者夏天,那电量掉得比看股票还让人心慌。

感觉充满一次电,还没怎么跑呢,续航里程就“蒸发”了一大截。

于是很多人就开始怀疑,是不是电池不行了?

新能源车续航暴跌真相,保养避坑指南,拯救你的电池寿命!-有驾

或者是不是咱们国产车的技术还是有点“虚”?

其实啊,先别急着给车子本身下定论。

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技术发展速度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电池技术更是走在了前列。

很多时候,偷走你续航的元凶,可能就藏在你日常用车的习惯里,是一些你根本没太在意的“隐形杀手”。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把这些小细节都揪出来,让大家开得明明白白。

咱们先从最容易被忽视,但影响却非常直接的地方说起,那就是车子的四条轮胎。

很多人觉得,轮胎嘛,不就是个橡胶圈,能跑就行。

这种想法可就错了。

轮胎是车子和地面唯一接触的地方,它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电耗。

新能源车续航暴跌真相,保养避坑指南,拯救你的电池寿命!-有驾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胎压。

不少人觉得胎压低一点,车开起来软一些,过个坑坎的舒服。

但在新能源车上,这种“舒服”的代价就是实打实的续航里程。

您可以这么想,咱们骑自行车的时候,如果轮胎气不足,是不是蹬起来特别费劲?

汽车也是一个道理。

胎压过低,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就会变大,这就好比你穿着一双大拖鞋在沙滩上走路,每一步都陷进去一点,摩擦力大大增加。

电机为了克服这个增大的阻力,就必须输出更多的能量,电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被消耗掉了。

有专业机构测算过,胎压比标准值每降低10%,整车的能耗可能就要增加2%到4%不等。

您别小看这百分之几,一辆标称续航500公里的车,可能就因为胎压不对,悄无声息地少了二三十公里的续航。

新能源车续航暴跌真相,保养避坑指南,拯救你的电池寿命!-有驾

所以,养成定期检查胎压的好习惯至关重要。

标准胎压值一般在主驾驶车门的B柱上都有标签,照着那个打准没错。

同时,轮胎的磨损也得关注。

花纹磨平了,抓地力下降,尤其是在下雨天,车身稳定系统为了防止打滑会频繁介入工作,而这个系统一启动,也是要耗电的。

现在很多优秀的国产新能源车,出厂就配备了低滚动阻力轮胎,就是为了在源头上帮您省电,您要是随便换个普通轮胎,那工程师的一番苦心可就白费了。

说完了脚下的功夫,咱们再来看看车里的一个“用电大户”,那就是空调系统。

如果说轮胎是“小偷”,那空调在某些情况下简直就是“明抢”。

尤其是在咱们国家这种冬冷夏热、地域广阔的环境里,空调对续航的影响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夏天,车在太阳下暴晒后,车内温度能到五六十度,人一坐进去跟进了烤箱似的,第一反应就是把空调开到最大风量,温度调到最低。

冬天,外面天寒地冻,一上车就想开着暖风,恨不得把温度调到三十度。

新能源车续航暴跌真相,保养避坑指南,拯救你的电池寿命!-有驾

这样做的确是舒服了,但您要是留意一下瞬时功耗,那个数字绝对会让您心里一紧。

电动车的空调和传统油车有本质区别。

油车的暖风,很大一部分是利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废热,相当于“废物利用”,不怎么额外耗油。

但电动车不一样,无论是制冷还是制热,都得老老实实靠电池供电。

特别是冬天制热,很多车型用的PTC加热器,您可以把它简单理解成一个大功率的“电吹风”,它的功率动辄就是三五千瓦。

这是什么概念?

您开一个小时暖风,可能五六度电就没了。

对于一个总容量六七十度的电池包来说,一下子就少了将近十分之一的续航,这还没算上开车本身消耗的电量。

那怎么办呢?

新能源车续航暴跌真相,保养避坑指南,拯救你的电池寿命!-有驾

其实合理使用就能省下不少电。

比如夏天上车前,可以先用手机APP远程打开车窗通通风,让车里的热气先散一散,然后再开空调,温度设定在26度左右就很舒适了。

冬天制热更是有学问,这里就不得不夸一下咱们中国品牌的智慧了。

现在像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很多中高端国产车型,都配备了更先进的热泵空调。

它不像PTC那样硬生生用电发热,而是像个“热量搬运工”,把车外空气中微弱的热量“搬运”到车内,效率比PTC高出好几倍,在零度以上的环境里,省电效果非常明显。

如果您的车有这个配置,那冬天的续航焦虑就能大大缓解。

当然,定期清理或者更换空调滤芯这个基础保养也不能忘,滤芯堵了,出风量变小,空调要花更大力气才能达到设定温度,也是在白白耗电。

最后,咱们得聊聊最核心的部件,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新能源车的“心脏”——动力电池。

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您的车能跑多远,能用多久。

新能源车续航暴跌真相,保养避坑指南,拯救你的电池寿命!-有驾

关于电池保养,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很多人习惯了给手机充电的模式,总觉得电量不满100%就不踏实,电量一到20%就赶紧找充电器,生怕半路趴窝。

这个习惯带到车上,长期来看,对电池其实是一种伤害。

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它们都有一个最“舒服”的工作区间,一般是在20%到80%之间。

您可以把电池想象成咱们的胃,每次都吃撑到嗓子眼(过充),或者饿到前胸贴后背(过放),时间长了肯定要出问题。

从化学原理上说,频繁地让电池处于满电或者亏电的极端状态,会加速电池内部活性物质的衰减,导致电池容量下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续航“变虚了”。

所以,对于日常通勤来说,完全没有必要每次都把电充满。

现在几乎所有的国产新能源车,在车机系统里都提供了充电上限设置功能,这就是厂家基于科学原理给您的最好建议。

您可以把日常充电上限设置在80%或者90%,这样既能满足日常使用,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电池。

只有在确定第二天要跑长途的情况下,再把它充满到100%。

同样,也尽量避免把电量开到10%以下再去找充电桩,给电池留一些余地。

另外,如果车辆需要长时间停放,比如您要出差一两个月,千万不要满电停着,也不要空着电停。

最理想的状态是把电量保持在50%左右,然后停在阴凉的地方。

咱们现在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已经非常智能了,但再智能的系统,也需要咱们用户养成一个良好的使用习惯来配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