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合资车陨落!车长超4米9,跌破12万仍卖不动
当车市上演"油电大逃杀",东风日产4S店里那排天籁展车落满薄灰。销售经理老张掐灭烟头:"这车现在跟超市临期牛奶似的,贴着黄签都少人问。"曾经月销过万的B级车标杆,如今终端价跌破12万门槛,却连前二十销量榜都挤不进去。
降价屠刀难敌时代洪流
展厅里挂着"11.98万开走移动大沙发"的横幅在冷气中飘荡,LED射灯打在珍珠白车漆上泛起金属光泽。车身侧面那条贯穿式腰线依然凌厉,2825mm轴距撑起的修长轮廓透着昔日荣光。可当顾客掀开发动机盖,2.0L自吸发动机舱里整齐排列的管线,在新能源车主眼里已成了博物馆展品。
销售顾问小刘掏出钥匙启动展车,真皮座椅的"零重力"设计依旧能让人瞬间放松。中控台悬浮屏亮起时,展厅后墙海报上"ProPILOT超智驾"的标语显得格外刺眼——这套L2级辅助驾驶系统,在造车新势力展厅里不过是基础配置。
技术断代埋下祸根
维修车间王师傅拧着2.0T发动机火花塞直摇头:"这可变压缩比黑科技三年前还算新鲜,现在混动车油耗直接砍半。"车间举升架上停着待修的天籁,底盘护板拆开后露出的CVT变速箱钢带,在隔壁比亚迪秦DM-i的E-CVT变速箱面前,仿佛两个时代的机械造物。
财务室里的降价审批表摞成小山,市场部刚通过的"五年双保"政策文件还带着打印机余温。可这些补救措施在消费者眼里,远不如隔壁展厅宋PLUS DM-i的绿牌诱人。车间主任老李看着零件库存表叹气:"混动版再不上马,这些发动机总成迟早变废铁。"
舒适王牌沦为双刃剑
试驾专员老周踩着油门苦笑:"底盘还是那个祖传的软,过弯侧倾能把茶杯晃洒。"后座"大沙发"的陷落感确实能让乘客昏昏欲睡,但驾驶位上的人总在怀念德系对手的扎实路感。三区自动空调出风口安静得过分,反而衬得车舱静谧性有些落寞——新势力们早就用主动降噪技术卷出新高度。
售后接待处的客户投诉记录本里,十条有八条写着"车机卡顿"。那个带CarPlay功能的8英寸屏,在8155芯片车机横行的时代,滑动时的0.5秒延迟都成了原罪。车间里等待升级系统的天籁排成长队,技工们给车机装第三方软件的样子,像极了给老年机刷安卓系统。
二手车评估师老吴翻着拍卖手册:"三年车龄准新车,收车价敢报9万都怕砸手里。"残值率这条隐形的绞索,正把天籁往深渊里拽。展厅落地窗外,充电站里绿牌车排成长龙,加油枪寂寞地挂在桩上,像极了展厅里那些滞销的天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