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智能化产业,我们绝对不能再免费推广到所有车型,智驾平权,不能免费发放的所有车型,一定要收费。”在7月26日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呼吁,中国市场的高阶智驾收费。其认为,如果所有高阶智驾都免费装到所有车型上,会给中国智驾行业带来灾难。
吴永桥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5月中国汽车工业营收增长7%,乘用车销量增长14%,但利润却下滑 11.9%。其表示,在整个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只有2家华为和宁德时代在主机厂面前有一定的话语权和溢价权,而包括博世在内的其他所有中国汽车的供应商,都只能面临残酷的价格竞争。因此,而推动高阶智驾收费,让用户为高科技买单,是突破智能化赛道打破行业内卷的关键。
“特斯拉在FSD付费方面,为中国所有智驾行业,包括主机厂和零部件做了非常好的典范。”吴永桥以特斯拉FSD为例(国内买断的价格为6.4万元),其认为当智驾技术达到极致性能、极好体验,给用户带来极度自信、安全、舒适,用户一定会买单,并且高额购买。
谈到智驾发展,吴永桥认为,VLA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在短期内VLA也很难落地。原因有三点:1、VLA的多模态vision language action,多模态特征对齐都非常困难;2、多模态数据获取训练非常困难;3、现在所有的智驾芯片都不是为大模型设计,存储的带宽较小,无法达到实时控车需要的高响应速度。
基于这三个现实情况,博世一直坚定做一段式端到端。“只有把一段式端到端做到极致的性能、极致的打磨,让用户体验到和特斯拉一样,高度拟人化、丝滑的驾驶给人带来极度自信、舒适、安全,这才是真正的智能驾驶。”吴永桥透露,现在博世和文远知行基于英伟达Orin-y200 TOPS芯片打造的一段式端到端,将于今年8月底在奇瑞的高端车型上批产。
吴永桥认为,无论是一段式端到端的算法水平、还是庞大的数据和强大的算力,目前特斯拉FSD依然领先于所有智驾方案。而目前中国企业的智驾,华为在技术水平上与特斯拉并驾齐驱,但是在数据或算力上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主机厂和智驾供应商还需要解决高阶智驾技术的工程化落地和交付。吴永桥称,高阶智驾技术的工程化落地和交付是汽车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很多企业、主机厂和供应商都倒在工程交付和大规模量产上。“我个人也面临着很大的痛苦,我们接了很多客户项目,为了交付日夜奋战,半夜竟然睡不着觉。因为这么复杂的工程交付,需要脱几层皮,比讲PPT难上万倍。”吴永桥说道。
吴永桥还预测,随着技术标准化和国家强法规监管,智驾未来可能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的标准配置,特别在国家强法规监管下,未来主机厂可能在四五年后放弃全栈自研。原因在于主机厂全栈自研智驾,将面临巨大成本与投入,而智驾未来不会给人带来情绪价值,从A点送到B点,安全、舒适、送达即可,不会成为主机厂卖车差异化的竞争亮点。这一观点与零跑董事长朱江明的观点不谋而合,其曾对飞灵汽车表示,未来各家的智驾水平会无限接近,不存在哪一家有绝对优势。
而在智驾成为标配后,智能座舱会成为未来主机厂卖车的差异化亮点。吴永桥认为,目前每家主机厂座舱没有差异化,基本都是语音、导航、手势、音乐、卡拉OK,再加个集成集成DeepSeek、豆包。
“目前的座舱是被动式交互,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智能化AI方向。”吴永桥希望打破现在的同质化,打造出AI智能座舱,让差异化座舱成为主机厂卖车的亮点。据其透露,博世正在与一家主机厂研究,大约300个TOPS座舱。其举例,当一个人走进该座舱里时,通过全身扫描,车机了解到今天心情不佳或者失恋,舒缓车内人员心情;当今天可能拿到几个大项目,股票赚了几十万,马上车机就会放一首《向天再借500年》,激情满怀。
打造座舱差异化的卖点,这只是第一步。按照吴永桥的展望,车辆最终会将回归到一个大脑,即舱驾一体。吴永桥认为,未来座舱可能有1000 TOPS、2000 TOPS,将会整合全车几十个控制器,把所有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全部上移到中央大脑,让整车真正做到统一协调全车布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