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主的国庆噩梦:堵在高速才知“哭晕”是写实

电动车主的国庆噩梦:堵在高速才知“哭晕”是写实

9月30日晚的湖南官庄服务区,35℃的高温把空气烤得发黏,辰女士一家开着新能源车已经在这儿耗了两个多小时。孩子在后座哭着要喝水,她攥着手机里“49号”的排队叫号截图,盯着前面蜿蜒的车流叹气——整个服务区就4个充电口,每辆车充完至少要40分钟,刚问过工作人员,才排到35号。不远处的京哈高速服务区更热闹,王先生排到60多号,为了省电只能关掉空调,闷热的车厢里满是汗味,“早知道充电要等4小时,说啥也不选电车走高速”。这场景不是个例,国庆假期首日,全国就有1250万辆新能源车涌上高速,占总车流近20%,沈海、长深等干线高速的充电桩利用率直接冲破120%,“哭晕在服务区”成了电动车主最写实的吐槽。

电动车主的国庆噩梦:堵在高速才知“哭晕”是写实-有驾

排队4小时充电1小时:高速服务区成“堵心场”

今年国庆的高速充电难,比往年更甚。截至2025年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冲到3689万辆,仅上半年就新增562.2万辆,可高速上的充电桩根本跟不上这增速。虽然全国高速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已达98.4%,但这些桩只占全国总量的不足1%,一到节假日就瞬间“扛不住”。

京哈高速的反差最典型,平日一天也就200辆车充电,国庆峰值时直接飙到2000辆,供需缺口高达10倍 。更坑的是“续航缩水”这道坎——车企宣传的500公里续航,在高速上以120km/h时速跑,实际也就剩300公里,逼得车主频繁补能。江苏车主李师傅算过账:从苏州到合肥,平时充一次电够了,国庆堵在路上,光充电就停了两回,每回排队加充电至少3小时,比开油车还慢一倍。更无奈的是,有些增程车也来凑数,理想车主陈先生坦言:“加油站也排队,电费还便宜,不如跟着等充电。”

为啥越建越堵?“看似够用”的真相藏在哪

很多人纳闷,交通部2024年就计划新增3000个高速充电桩,现在覆盖率都快100%了,咋还不够用?核心问题出在“结构性失衡”上——平时充电桩闲得落灰,节假日却成了“香饽饽”,这种潮汐式需求根本扛不住。

技术跟不上更是硬伤。车企吹的“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得靠600kW液冷桩才能实现,可现在多数服务区的桩还是120kW的老款,从20%充到80%要半小时,充满得再追加40分钟 。西部问题更突出,甘肃、贵州的服务区虽有充电桩,但桩少功率低,一辆车充完,后面能排起十几米长队。还有些桩年久失修,国庆期间坏了没人修,本来就紧张的资源更雪上加霜。中国充电联盟秘书长王耀点破关键:“行业光在城市里卷充电桩数量,高速上的大功率桩和运维根本没跟上。”

破局的“急救包”:现在能靠啥缓解焦虑?

面对充电洪峰,各地也拿出了“急救措施”。四川在72处繁忙服务区投了154台移动充电桩,像“流动充电宝”一样灵活补位,还在收费站建了充电桩分流 。江苏更实在,推出“充电到70%领30元优惠券”的政策,逼着车主“快充快走”,还在30个服务区部署了移动充电设备,部分桩升级到200千瓦,速度提了1.5倍。

对车主来说,自救办法也不少。北京的王先生早摸出了门道:提前用“e路畅通”小程序查桩位,每开三小时就下高速,去县城的充电站充电,“顺便吃顿饭逛一圈,比在服务区死等强”。业内专家也建议,返程时避开10点到19点的高峰,或者选择凌晨充电,排队时间能缩短一半。

长远来看,政策也给出了时间表:2027年底前,全国要建超10万台大功率充电设施 。现在G60沪昆高速的640千瓦超充桩已经能实现“5分钟充200公里”,浙江桐庐服务区的智慧充电站一天能服务3000辆车。或许再过两年,电动车主的国庆高速行,真能告别排队噩梦。但至少现在,出发前先算好充电账,才是最实在的自保办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