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销量增长,转型遇阻,质量口碑成最大难题

这年头,大家都说“销量就是硬道理”,但这话到底对不对?红旗汽车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其实挺唬人的,22.5万辆,同比增长11.8%,完成了全年目标的一半,摊开来看,确实让人觉得“老字号不老矣”。可这表面的风头背后,红旗这些年的转型阵痛跟质量问题,比销量数字还热闹得多。

我们总喜欢拿红旗做情怀文章,这一点不怪谁。毕竟红旗是中国人汽车梦里的“第一面旗”,是无数大场面、大典礼里最拉风的车辆,看上去“气场两米八”,可你有没有问过自己,现在有多少身边的人真心实意会把红旗作为买车第一选择?

红旗销量增长,转型遇阻,质量口碑成最大难题-有驾

为什么问这个?我们就得回头看看最近几年的红旗干了什么。外面的世界早就卷成一锅粥,各家抢着卷新能源、卷智能化、新势力每天跟脱缰的疯马似的推新更新。红旗除了在各种大秀场上踩点亮相,更多的时候,似乎总慢半拍。新能源交出11.5万辆成绩单,占比不足三成,这数字光看没啥,可你放到现在整个行业的平均线上,就是“像不像个化石”的问题了。

大家都讲“转型”,都讲“智能”,红旗大张旗鼓推了天工平台,搞了天工08、05、06三兄弟,连名字都充满东方哲学味。可咱常说“叫什么不重要,用户买单才是王道”,让人尴尬的是,这几台车上来月销量四五百辆就是“开门红”了,后面还不止往下掉,这不是“反攻”是“反噬”吧?EH7和天工E001呢?高端打牌,几百台的水平,都没法让人觉得有“市场冲击力”。

这背后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是中国人不再需要情怀了?还是说新能源真的不适合老品牌?其实都不是根本结症。如果你细心看一下舆情和车主投诉,根子还在两个字:质量。

别的品牌卷动力、卷智能,红旗卷什么?卷“音响死机,车机卡顿,变速器敲铁皮,车主开一年疯掉一次”,听到这些反馈,你觉得这是六十多年老国企造的车?还是哪个刚创业的小作坊?

很多人诟病,红旗的车载互联一年都不见更新,导航系统过时得让人“靠手机救场”,买个豪华车配个“功能减配版”App,要多膈应有多膈应。2024款车主找不到红绿灯显示,看着2025款车主有新功能,第一反应不是恭喜新车主,而是“你们怎么区别对待老用户?”天窗还漏水,线路搭到短路,这种事不是几十年前合资技术落后的老“长安”才闹的吗?

红旗销量增长,转型遇阻,质量口碑成最大难题-有驾

再说说变速器顿挫问题。你琢磨琢磨,红旗的燃油车主里,多少人是冲那顿稳妥的驾驶质感去的?结果低速一脚油门下去,自动变速器“咔咔”上窜下跳,这体验你说是不是有点“讽刺”了?最可气的是,你开去4S店,师傅摇头“没办法”,厂家更是装死。如果新势力品牌干这事,社交媒体早翻天了,红旗遇到这情况,却是一声叹息。

服务水准更是“老一套国企味儿”,一句“检测正常”,就把车主晾在原地。续航缩水问题,官方嘴硬,用户气急败坏。充电功率对不上宣传,维权半年没人理,这让人想起一句老话——企业到底是图自己舒服,还是让用户省心?

红旗销量增长,转型遇阻,质量口碑成最大难题-有驾

我在这琢磨,老牌车企到底怕什么?怕亏本,怕外来竞争,怕新技术推倒原有体系,怕自家名声砸在升级换代路上。其实都不重要,最怕的事,应该是忽视用户体验,脱离市场节奏。品牌天花板再高,最终还得落到路面上,车辆得顶住日常用车的真实考验。“高端定价,低端口碑”,一边卷国雅、国耀,一边被H5、HS5和E-QM5投诉拖后腿,没把用户当自己人,光是攒了几个大词大梦想,能行吗?

很多人说,红旗这些年变化很大,很积极。确实,他们试图从“走量”过渡到“品牌升级”,拼“高端化”,引新技术平台,弄纯电、智能,画了很大的饼。可你发现,只要里子没跟上,面子扑腾得多响都白搭。你想想,一个百万级豪车品牌,每月只有几百台销量,阵势再大也是个噱头。真想赢得用户心,不在于发布会搞多热闹,还是得卷到用户平凡的每一次使用体验。

新能源市场这么卷,不是卷“谁家的车灯更像激光剑”,也不是卷谁请的代言人更贵。你得卷“开十万公里车,屏幕不死机,变速箱不抽疯;地图保持更新,老车主不被区别对待,售后一句‘我们解决’而不是一句‘检测没问题’”。红旗一旦把精气神放到这些实实在在的点上,用心解决一次投诉,完善一次功能,生产线上多检查一次,自己的老用户自然又会回来。

所以销量好不好,固然重要,但比销量更让人揪心的,是品牌能不能把 “好看” 变成 “好开”,再变成 “好口碑”。红旗其实早就该明白,用户不是来给他们“做面子的”,用户就是用脚投票、用钱包选人的——只要产品靠谱,服务对路,会有人扛着这面大旗;反过来,每一次让用户失望,都等于在耗光过去几十年攒下来的家底。

汽车业的新生态拼的是谁站得住,谁都想活成行业榜样。红旗有国车气质,有老牌底蕴,可日子再好也经不起“内忧外患”。新能源转型这件事,跑得慢一点不是问题,关键是发力的方向和专注的细节。你要问我怎么看红旗,现在的问题其实简单又扎心——你敢不敢把用户当自己的家人对待?你敢不敢让质量和体验回归到大众的常识标准?当有一天,红旗能以“哪怕最普通的一辆车也耐用好开”为荣,什么国车梦、国民品牌、销量奇迹才不会成了口号空响。

说到底,中国汽车行业真想走向世界,不是靠摆展台、打广告,也不是一句“民族情怀”就够了。让每一个开红旗的人都乐意推荐,让每一个修过车的人都觉得品牌贴心,这才是真本事。花里胡哨的“转型秀场”没人会记很久,用户心里的那一点真实口碑,才是决定红旗能不能扛下“新能源转型,质量突围”这场大考的真正底气。

红旗销量增长,转型遇阻,质量口碑成最大难题-有驾
红旗销量增长,转型遇阻,质量口碑成最大难题-有驾

有多少品牌一夜爆红,转瞬即逝?有多少品牌“老子天下第一”,最后不过是个工业博物馆里的展览?长江后浪推前浪,时代并不宽容老字号耍情怀耍太久。红旗,如果能用心把每次产品迭代作为一次“向用户忏悔、向市场交代”,老百姓的期待自然不会被辜负。如果还是把销量当“面子工程”,以为新能源做做样子就万事大吉,那对不起,这场“国车逆袭”的热血故事恐怕没人愿意再当主角。

谁都想开一辆自豪又省心的好车。谁都盼着“红旗”当得起那面大旗。现在问题想明白了吗?红旗的未来,不是销量冲多少万就一劳永逸,而是能不能像对待亲人一样,给中国人自己造台真正靠谱的中国好车。这答案,一目了然。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