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不及比亚迪,吉利何以打得起价格战?

国内市场价格战打得飞起,比亚迪那边刚喊出“电比油低”,吉利反手就甩出一波降价加补贴,不少老铁直接看懵了!明明销量规模远不如比亚迪,吉利怎么就敢这么刚?其实啊,这场仗背后藏着的根本不是蛮干,而是一盘精打细算的棋。

规模不及比亚迪,吉利何以打得起价格战?-有驾

规模当然重要,可你别忘了,吉利从来就不是只靠卖得多来打天下的主。它背后藏着一张很多人没看明白的牌,技术全域自研!比亚迪强在三电,吉利却默默铺了一张更大的网,燃油、混动、纯电甚至甲醇,它全都要做,而且核心部件都握在自己手里。沃尔沃、极星、路特斯、极氪、银河、几何等,你以为它品牌多只是乱枪打鸟,其实人家是在用不同品牌试不同赛道,最终把验证过的技术反哺回集团。这套打法像不像“技术储蓄罐”?平时一点一点投,关键时刻,整罐砸下去。你看到的是吉利降价,没看到的是它自研的雷神电混系统、自产电机电池、自造芯片,甚至连座椅都自己来。成本控制不是靠规模摊薄,而是靠自己能造一步步抠出来的。这才是它敢打价格战的第一重底气,技术自主,才有定价自主。

规模不及比亚迪,吉利何以打得起价格战?-有驾

吉利玩的是生态战,不是单品战。它旗下品牌多得眼花缭乱,从高端极氪到大众银河,从燃油领克到纯电极星,覆盖每一个价格带和用户群体。你对比亚迪的印象可能是一辆车打天下,而吉利是一群车打群架。这种布局看似分散,实则互补。比如极氪立住了高端形象,吉利银河就能借光冲量;领克性能标签深入人心,吉利燃油基本盘就更稳。更重要的是,这套体系能让吉利快速调兵遣将。一旦市场有变,它能迅速把资源倾斜到最能打的品牌上,用极氪守利润,用银河抢市场,用几何做渗透。你打它一个品牌,它另一个品牌补上;你压它一个价位,它另一个系列顶上。这不是单挑,是打团。价格战背后,其实是体系灵活性的战争。

规模不及比亚迪,吉利何以打得起价格战?-有驾

李书福带领的吉利从来就不是乖乖跟牌的人,它更擅长的是换桌。你们在桌上拼价格,它直接换个牌局。你看它这些年在干什么?收购沃尔沃、入股奔驰、孵化极星、推出极氪、布局飞行汽车、甚至押注甲醇燃料。别人在卷配置,它在布局未来;别人在冲销量,它在攒技术。吉利打的从来不是一场短期的销量战,而是一场长期的产业卡位战。降价只是表象,真正目的是用价格换时间、用份额换空间。它不怕现在亏点钱,怕的是错过下一个技术周期。所以你看到,吉利一边降价打市场,一边默默推进自研芯片、自建生态、自研架构。它不是在应战,而是在布自己的局。等你们价格战打完,它可能已经坐在下一张牌桌的主位上了。

规模不及比亚迪,吉利何以打得起价格战?-有驾

写在最后:价格战从来不是比谁嗓门大,而是比谁内功深。吉利用全域自研的技术底气、多品牌协同的体系战力和长期主义的战略布局,告诉我们一件事,真正的降价,不是牺牲品质的妥协,而是掌握核心科技之后的从容。规模固然重要,但掌握核心技术、拥有体系灵活性、坚持长期战略眼光,才是车企敢于“亮剑”的真正底气。不必羡慕别人一时风光,也别小看任何一位默默蓄力的玩家。最终能走得更远的,永远是那些把车造进车主心里,把技术握在自己手中的企业。同意的点赞、点在看,不同意的留言来杠,转发也是一种赞赏。

规模不及比亚迪,吉利何以打得起价格战?-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