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等五个技术等级。其中,二级公路在实际道路建设中运用十分广泛。对于二级公路最新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推荐的设计速度为80Km/h或者60Km/h。但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加之公路带状构造物的特点,实际运用过程中,免不了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二级公路在设计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设计时速无法达到60Km-80Km/h的技术标准,那么此时能否采用40Km/h的技术标准呢?有什么具体要求呢?
1、设计速度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关于二级公路设计速度的相关要求如下: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中关于设计速度的要求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一致。
从以上规范条文中可以得知,二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正常情况下应采用80Km/h或者60Km/h标准,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时,可采用40Km/h标准。但同时应注意二级公路采用40Km/h与三级公路采用30Km/h或者二级公路采用20km/h是不一样的情况,后两者是在规定设计速度中的选择,而前者则是例外情况,选用条件更为严格,适用条件更为苛刻。
因此作为集散的二级公路在特定条件下是允许采用设计时速40Km/h标准的。
同时,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关于改扩建项目相关要求:
如果是老路利用路段,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维持原有设计速度。
2、路面宽度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二三四级公路典型断面包含车道、路肩(硬路肩、土路肩),其中车道宽度40Km/h对应车道宽度3.5m,与设计时速60Km/h相同。
硬路肩及土路肩宽度参照表4.0.5-1取值,40Km/h对硬路肩未做要求,可不设硬路肩,土路肩宽度0.75m。
因此二级公路设计时速40Km/h时最小断面宽度为2×3.5m+2×0.75m=8.5m,即路面宽度7m,路基宽度8.5m。
对于此宽度的不同理解在于是否必须设硬路肩,理由在于而在表4.0.5中二级公路对应的只有60Km/h和80Km/h硬路肩宽度,并未明确40Km/h二级公路可不设硬路肩。同时条纹解释中也有规定二级公路右侧硬路肩“一般值”和“最小值”的表述方法。因此有意见认为二级公路必须设置硬路肩。
但是个人认为这种理解有失偏颇,路肩宽度的设置宽度与设计时速关系密切,条纹解释中也明确路肩宽度主要依据项目功能、设计速度确定。因此,当二级公路通过前期的论证受地形、地质条件或者其他因素影响确定该路段能够采用40km/h,那么它对应的路基各组成部分的最小值选择可以对应40Km/h的标准。规范中其实并非前后矛盾,而是因为40km/h本身就是特例,非常规选项,一般情况下不宜选用,没有必要为特例单独列出详细要求。
3、其他佐证材料
2021年河南省交通厅发布的《河南省“十四五”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中,对于农村公路对于二级公路一般要求:
对路基路面宽度和设计速度的说明中明确:二级公路在地形、地质等条件复杂的部分山区路段经论证,设计速度可采用40Km/h,路基宽度8.5m,路面宽度7m。
总结:作为集散公路或者支线公路的二级公路在地形、地质等条件受限路段经论证,设计速度可采用40Km/h,路基宽度不小于8.5m,路面宽度不小于7m。但这个标准规范并不推荐,不能作为常规选项来运用。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这种标准能否按照二级公路申请上级补助资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