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每周销量榜单变得越来越有看头了,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出哪些车企正在大步向前,哪些又在激烈竞争中暂时放慢了脚步。
就拿2025年7月第四周(7月21日至27日)的数据来看,市场的热度可以说是一周比一周高。
这一周,排名前五十的新能源品牌总共卖出了23.1万辆车,比前一周的20.8万辆多了不少,增长了超过百分之十一,这说明买新能源车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首先来看看排在最前面的几个品牌,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比亚迪的领先地位还是那么稳固,简直可以说是雷打不动。
这一周它卖掉了58813辆,这个数字不仅比其他任何品牌都高出一大截,也比它自己上一周的5万多辆有了明显的增长。
现在大家看榜单,可能都已经习惯了比亚迪在第一名的位置。
这背后其实是比亚迪非常全面的产品线在支撑,从十几万的家用车到几十万的高端车,无论你是想买一辆经济实惠的代步车,还是追求性能和科技的座驾,都能在比亚迪的“王朝”或者“海洋”系列里找到合适的选择。
这种全方位覆盖的策略,让它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销量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排在第二位的是吉利汽车旗下的吉利银河品牌,卖出了22350辆,表现也相当不错。
吉利银河可以说是一个很聪明的品牌,它没有去和比亚迪硬碰硬,也没有像一些新品牌那样把价格定得很高,而是专注于10到20万这个最多人买车的价格区间。
在这个区间里,它推出的银河L7、L6等车型,无论是在设计、内饰质感还是配置上,都给得非常足,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
这种精准的定位和出色的产品力,让它成功地在竞争最激烈的市场里站稳了脚跟,并且甩开了身后的追赶者。
接下来就是这周榜单最大的看点和变化所在了。
鸿蒙智行以12383辆的成绩一下子冲到了第三名,这个成绩让很多人都感到惊讶。
可能有人不太清楚鸿蒙智行到底是什么,它其实不是一个传统的汽车品牌,而是华为和几家车企合作的一个项目。
简单来说,就是华为提供它最擅长的智能技术,比如我们手机上用的鸿蒙系统、车里的大屏幕、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等等,然后由赛力斯(生产问界汽车)、奇瑞(生产智界汽车)这些有造车经验的公司来负责生产汽车。
消费者买到的车,既有传统车企的制造工艺保证,又有华为先进的科技体验。
事实证明,这种“强强联合”的模式非常受欢迎,特别是问界新M7这款车持续热销,直接把鸿蒙智行的整体销量带了起来。
它的成功也说明,现在的消费者买车,已经不只是看车本身了,车里的智能系统好不好用、能不能和手机无缝连接,这些“软实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鸿蒙智行高歌猛进的同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理想汽车这一周的销量排在了第九位,卖了7398辆,被卖了7588辆的小米汽车超过了。
理想汽车一直以来都是新势力品牌里的佼佼者,以“家庭用车”的定位赢得了大量用户,这次销量有所下滑,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它的新车型理想L6虽然订单很多,但工厂生产需要一个过程,还没能完全交付到用户手中;另一方面,像问界M7这样的竞争对手,产品定位和理想非常相似,竞争的加剧也分走了一部分客户。
而小米汽车作为刚刚进入市场的新玩家,能保持每周七千多辆的稳定销量,着实不简单。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米品牌和雷军本人巨大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
很多人买小米汽车,是出于对小米这个品牌的信任和喜爱。
这就告诉我们,在今天的汽车市场,光有好产品还不够,怎么让更多人知道你、喜欢你,也是一门大学问。
除了这几个焦点品牌,其他品牌的表现也各有千秋。
小鹏汽车这周卖了8404辆,排到第七,势头不错,它最近发布的新品牌MONA,主打更亲民的智能电动车,让大家对它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期待。
零跑汽车则继续走高性价比路线,以8748辆的成绩排在第六,用实惠的价格吸引了大量务实的用户。
而蔚来汽车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本周销量明显回升,卖了3248辆,比上周多了近八百辆,说明它的换电服务和高端定位依然有很强的吸引力。
最后再来看看那些合资品牌的表现。
丰田算是其中卖得比较好的,一周卖了2414辆,但这里面绝大部分销量都来自一款叫“铂智3X”的新车,而它之前推出的bZ系列电动车,销量就比较一般了。
大众、别克、日产这些我们熟悉的品牌,它们的新能源车销量也都在一两千辆的水平。
这其实反映出一个趋势,那就是在新能源时代,过去燃油车时代的品牌光环正在慢慢减弱。
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懂车,他们更关心电池技术、智能驾驶和车载系统好不好用,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很多传统合资品牌的短板。
它们如果不能尽快调整策略,拿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未来的路可能会越来越难走。
总的来看,国内新能源车市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每个品牌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在这场变革中占据有利位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