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技术热度下降
增程技术在中国一些消费力强的城市,已经火了两年,现在开始慢慢降温了。
目前的情况是,除了华为鸿蒙智行已经不再局限于增程,转向了更高端的整体出行方案,其他增程车型的热度明显下降。就连之前靠性价比走红的零跑增程,现在的竞争对手也不再是纯电动车,而是燃油车了。
成都车展与消费趋势
我是一个汽车爱好者,喜欢用简单、实在的话来说说车的事。
提到成都,就不得不提成都车展。现在的成都车展,不只是反映西南地区消费者的变化,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全国汽车消费的趋势。
2022年,成都一度限电,让很多人对纯电动车的热情降了不少。这时候,插电混动车和家用充电桩反而成了大家的首选。那一年,插混车型销量暴涨,同比增长了151.6%。要知道,这已经是继2021年插混增长140%之后的又一次爆发。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消费者的偏好在悄悄变化。
传统豪华车销量下滑
2023年,成都人对二线豪华品牌渐渐不再那么热衷,技术更成熟的理想、蔚来开始受到欢迎。到了年底,凯迪拉克、林肯等品牌的销量甚至比2022年还低。
到了2024年,成都人越来越少买传统豪华车,整个市场都在降价,小米、华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传统一线豪华品牌的销量大幅下滑。
插混纯电主导车展
在2025年的成都车展上,变化明显。保时捷、兰博基尼、宾利等超过20家品牌没有参展,这说明成都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对技术的判断也更清醒了。
这次车展的主角是插电混动和纯电车型,增程技术不再是唯一出路。只有像华为鸿蒙智行这样的品牌,还能保持优势。
今年的关键点是:插混重新获得市场关注,增程不再像以前那样“救命”。而且,9月即将到来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竞争,会让市场更加理性。
数据说话:2025年成都车展,真正有话语权的是插混和纯电。
新能源车型亮点
在2024年的成都车展上,不少新能源车型亮相,其中增程技术成为一大亮点。这些车包括:
- **深蓝L07**:一款紧凑型轿车,主打家用和日常通勤。
- **深蓝S05**:SUV车型,设计时尚,适合年轻家庭。
- **奇瑞风云E05**:增程式SUV,动力和续航表现均衡。
- **阿维塔07**:高端智能电动车,科技感强,定位中高端市场。
- **哪吒S猎装**:猎装风格的轿跑SUV,外观个性,适合年轻人。
- **北京越野BJ60**:硬派越野风格,适合喜欢户外的用户。
- **东风奕派eπ007**:主打智能化和舒适性,适合城市使用。
到了2025年成都车展,新车阵容有所变化,新增车型有:
- **奇瑞风云X3L**:可能是小型或紧凑型SUV,注重实用性。
- **风云T11**:预计是大型SUV或MPV,空间更大。
- **星纪元ET5**:可能是一款中型纯电或增程轿车,科技配置高。
- **尚界H5**:定位家用,外形大气,配置丰富。
- **阿维塔06**:可能是阿维塔系列的新成员,延续高端路线。
整体来看,2025年的车型更偏向于多样化和智能化,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增程技术持续发展
我是个汽车爱好者,觉得这段话可以这样改写得更简单明了:
虽然这次成都车展只展示了5款增程车型,而不是之前的7款,但这不代表增程技术热度下降。之前智己、广汽昊铂和华为鸿蒙智行都推出了自己的增程2.0版本,还发布了多款新车。接下来,小鹏和宝马也打算推出增程版,说明增程技术还在持续发展。
增程式车销量下滑
我是个汽车爱好者,用简单明了的话来说,就是:
从销量来看,增程式车的势头不如以前了。7月份,纯电动车卖了73.6万辆,比去年同期多了44.8%,但比上个月少了4.5%;插电混动车卖了33.6万辆,同比只涨了3.3%,环比也降了2.3%;而增程式车只卖了10.9万辆,比去年还少了6.2%,比上个月也降了13.7%。
增程式销量双降
我是一个汽车爱好者,用简单、实在的话来解释一下:
整个新能源市场里,只有增程式车型是销量同时比上个月和去年同期都下降的。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理想i8和问界M8 EV的上市,那些以前主打增程的车企也开始大量推出纯电动车了。李斌总结了一个现象:“大三排(指大空间、三排座的SUV)正式进入纯电时代。”
从2025年成都车展的情况来看,插电混动车型,尤其是新技术的插混车,已经开始在销量上压过增程车了。
大致情况就是这样的。
插混车引领市场热潮
沃尔沃XC70 宣称是豪华插混车中的第一款,采用P1+P2+P4三电机布局,满油满电情况下,续航能达到1200公里,馈电油耗低于6.6升/百公里。但实际测试中,官方数据显示甚至能接近1600公里。这种电机布局让车子在电量低时动力也不会下降。这款车订单迅速突破5000台,创下了豪华品牌的销售纪录。
与此同时,坦克500推出了新的插混版本,上市两小时就锁定了超过1.2万辆订单。奇瑞捷途的纵横700搭载了新的CDM-O系统,荣威M7则用了上汽最新的DMH6.0插混技术。武汉的两款岚图新车也全面换装大电池插混系统,纯电续航超过400公里。
比亚迪的方程豹钛7也是插混车型,腾势D9新款同样是插混,江淮的新皮卡也用上了插混系统。插混车正成为市场上的热门选择。
smart EHD系统引热议
我是一个汽车爱好者,用简单、实在的话来改写这段内容:
smart发布了EHD插电混动系统,这是车展上最抢眼的车型之一——极氪9X。它支持插电混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方式,性能非常强,热度甚至超过了当年问界M9,预售一小时就收到了42667台订单。
纯电新车成焦点
我是一个汽车爱好者,最近去看了成都车展,感觉挺有意思的。这次展会上,纯电新车特别抢眼,尤其是蔚来,全系车型都把电池从75度升级到了100度,价格没变,很多人直接冲着这个来。他们的展台一层二层一直人满为患。
乐道L90卖得特别火,展台每天都挤满了人。MG、极狐、理想这些品牌的展台,也因为新出的纯电车型,吸引了不少排队看车的人。
不过现在市场就这么大,增程式车虽然比油车好一点,但整体还是不太乐观。成都车展反映出一个趋势:一些城市里的消费者开始尝鲜新技术,但之后也会慢慢冷静下来,重新考虑自己的需求。这其实也是一种回归理性消费的表现。
增程式车续航问题
油耗确实有点高,车企说续航能到1200公里,但二叔的车实际也就跑个900公里左右。
平时上下班开还行,跟电车差不多,安静又方便。但一到过年回老家,跑长途就感觉费油,心里有点不舒服。
在2023到2025年这段时间,增程式车确实挺受欢迎,因为它有电车的便利。但一旦离开城市,上高速,或者家里没充电桩,单位也没便宜的充电地方,问题就来了。
增程式电动车续航提升
现在市面上卖得不错的增程式电动车,CLTC纯电续航一般在200到300公里之间。但在成都车展之前,已经有两款新车把纯电续航提升到了350公里以上。所以,如果一次出行不超过400公里,基本不用担心电量问题。
增程式车成本高,纯电更划算
我是一个汽车爱好者,用简单、实在的话来说说这个事。
一旦进入某些特定情况,比如长途或者没电的时候,增程式车的使用成本就明显比纯电动车高很多。这时候很多人就会想,既然都要充电,那干脆直接买纯电车算了。
比如,增程式车在电池耗尽后,每百公里要消耗8升油,大概要花50多块钱。而换成充电,最多只要30分钟就能搞定,时间成本更低,而且现在充电桩也越来越方便了。
以前甚至出现过高峰期限制增程车充电的情况,因为它们充电太慢了。
不过,车企也在不断改进,通过软件更新来优化增程器的发电效率,降低油耗。但根据很多用户的实际体验,目前能做到每百公里7升油左右,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表现了。
增程车续航表现分析
我是一个汽车爱好者,用简单、实在的话来聊聊增程车型的续航表现。
从车企宣传的数据来看,增程车的续航能力已经相当不错了。比如问界M9增程版,官方标称满油满电能跑1474公里,纯电续航也有290公里,数据上算是比较激进的。而理想L9在CLTC工况下能跑到1315公里,但实际使用中,尤其是在高速上,很多人反馈真实续航大概只有950公里左右。
不少车主也提到,实际用车时,尤其是长途出行,续航表现和宣传有点差距。不过这种情况并不是普遍现象,只是少数人遇到,所以大家的抱怨也不多。总的来说,增程车在日常使用中还是够用的,只是在极端情况下会有些落差。
插混车型受热捧
作为一个汽车爱好者,我觉得现在更大容量的插电混动车型,尤其是新一代的插混技术,给人的使用信心更强。这一点已经被很多网约车司机验证过——即使电池用完后,动力也不会明显下降,油耗也控制得不错。
所以再看成都车展上插混车型的火爆,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极氪9X续航与油耗分析
从目前最大的爆款车型极氪9X来看,它的申报信息显示,在WLTC工况下,55度电池版本的纯电续航分别为235公里、230公里和220公里,百公里馈电油耗则分别是6.78升、6.98升和7.25升。
这些数据看起来不算特别亮眼,但如果考虑到WLTC和CLTC两种工况的区别,实际表现可能会更出色。因为CLTC是模拟理想条件下的测试标准,通常会比WLTC高20%甚至40%,所以如果换算成CLTC的续航,实际数值可能会有明显提升。
EHD技术与越野油耗表现
我来用更简洁、平实的语言,把这段话重新整理一下:
吉利体系里的smart品牌,这次推出了EHD超级电混技术,是雷神混动的升级版,馈电油耗低至4.4升/百公里。
另外两款主打越野性能的车,是全新坦克500和捷途纵横700,它们在WLTC工况下的馈电油耗都不超过9升。其中,坦克500是8.6到8.8升,捷途纵横700是7.95升。这些数据是在比较严苛的越野工况下测出来的,对经常玩越野的人来说,这个油耗表现很有参考价值。
荣威M7 DMH高效续航
我是一个汽车爱好者,用简单、实在的话来说,荣威M7 DMH算是目前最狠的车型之一。它在工信部的WLTC工况下,馈电油耗只有3.95升/100公里,而车展上宣传的油耗还能降到3升以下,综合续航甚至能超过2100公里。
从技术角度看,它的效率确实比增程式混动更高。因为插电混动的发动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辆,而增程式是先发电再给电池充电,中间多了一道转换过程,会浪费一些能量。
增程技术面临挑战
作为一个汽车爱好者,我觉得这段话可以这样简单说:
这次车展上,增程技术的发布会并没有特别亮眼的表现。反而是纯电车型更受关注,尤其是华为鸿蒙智行那边,很多人围着问界M8 EV和尚界H5看,理想i8那边也挺热闹,相比之下,一些增程车型就显得冷清了。
在岚图的内部交流中,也提到一个趋势:年轻人越来越愿意选择纯电车,他们对续航焦虑也不太担心了。
那增程技术现在压力大不大?很明显是的。虽然发布会上增程和插混的油耗数据差不多,但实际测试标准不同,CLTC和WLTC之间有20%到40%的差距,这个差异可能会影响真实表现。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插混车型开始进入市场,它们在油耗和价格上表现不错,已经通过了用户的实际使用验证。如果这些技术继续发展,插混可能会反过来抢占增程的市场。
目前来看,增程车主要卖在25万到50万这个价位。但最近极氪9X预售突破了45万,蔚来ES8订单也在增长,说明原本属于增程的市场正在被挤占,增程的优势区域正慢慢往30万到40万之间收缩。
增程式车型遇冷
在30到40万元这个价位,竞争同样激烈。问界M8纯电版、理想i8、乐道L90的陆续推出,都在逐步抢占增程式车型的市场空间。同时,蔚来全系升级配置并承诺保价,也进一步挤压了增程车的生存空间。
这意味着,第四季度即将上市的增程式新车,可能已经错过了消费者的关注时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