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价格,747万。先放那里别急着崩溃。Aventador S Roadster,这车名听着就和跑车两个字紧紧绑在一起了。敞篷超跑不仅是性能上的杀手锏,更是身份的象征。你说值不值,那得看你到底对V12那种老派自吸嘶吼有多崇拜。
说起动力,6.5升自然吸气V12,740马力出头,扭矩690牛米。别被这数字忽悠了,这台车0-100加速大概3秒上下(我自己心里算的,毕竟厂方有点理想状态的味道)。换档时间50毫秒,是那种你换档还没来得及分心它就完成的节奏——单离合系统的技术,加速时的流畅感,不是一般双离合能随便比的。朋友阿铭之前开过一台同级别双离合车,说ISR换挡延迟没有明显优势,我纠结了一阵儿。后来想想,可能驾驶体验这块,光看数字是不够的,感觉也是门学问。
车顶,说实话,6公斤。别小看这个数字,这顶篷能拆卸,还是碳纤维材质。你盖在头顶,基本没啥负担。销售小李跟我说,他们这顶篷用的是凸模成型技术,保证了刚性又兼顾了头部空间,罕见的用心。我刚才翻了下笔记,2019款只用普通碳纤维顶篷就都轻了20斤,这次更轻量化,简直能算日常拆卸的轻量神器。可惜的是,这盖子并非一键弹开,得手动操作,麻烦得很,夏天想随时顶篷拉下来感受风,得先找块不太晒的地方先卸了……
后轮转向系统这是头一遭被兰博用上,低速操控变得更灵活,高速稳定性上嘴说着提升,但体感究竟多少,估计得赛道上才喊出来。主动空气动力学,前部下压力提升130%,用的三段式尾翼,这数字听着很强,实际开起来,尾部稳定不稳定,你感觉都靠神经发烧友的察觉级别。喷子们会说兰博就是换壳,小幅改动,看着漂亮其实没真干货,但我支开这套路,很快又得打脸。
碳陶瓷刹车系统,100到0公里/小时只需31米刹车距离这个数字其实还是参考值,实操环境里,更差不多35米左右。反正碳陶瓷就是不给你反应慢的余地,并且耐高温,赛道表现OK就显得理所应当。修理工小赵当年告诉我,这东西坏了换成本得好几万,开不坏是硬道理,保养费上去了你心里有点肉疼。
内饰,那个所谓的战斗机座舱设计,其实看多了也就那样,整车包裹着碳纤维和Alcantara,手感没得说。数字仪表盘支持Apple CarPlay,这点算是平常家用车都能有的配置,毕竟高价位车也该有实用功能不是?有个装装逼的叫Lamborghini遥测系统,能记录赛道表现。这里我有点矛盾,跑这么快和重度数字化的结合,是不是有点割裂了兰博纯粹机械情感的想象?开惯了手动挡,再看这些花里胡哨阵列,反倒觉得复杂。
有个小插曲,前些天跟一个修理厂老板聊车,他拿兰博店里的Aventador S Roadster说话:你别看这车卖那么贵,零件供应链一出问题,修起来能玩死你。备件到货周期长,价格变态,这才是真‘玩’兰博的代价。我有点感叹,跑车固然漂亮,但你得考虑后续是否能真玩得称心。供应链,就好比你给汽车装个心脏和肝脏,假如供应链不稳,那即便你给它装个百万豪华内饰也没用。
不知你们平时关注车型供应链波动吗?我和几个圈内人一说起去年的芯片短缺,简直忍不住吐槽,兰博那些高精尖零件不是主流电子件能比的,供应就麻烦多。看了数据,车斗市场上Aventador S Roadster的保值率大概在65%左右(样本少,仅供参考),跑车来说还算稳定,但要是市场不稳,这数字能打折不少。
这车,真不是谁买谁开心。它存在的意义,一部分在于纯粹对机械机械情怀的坚持,一部分是收藏价值,有点像老火机收藏家宁愿花大价钱买一支打火机的心态。说白了,懂车的人能感受到它性能的极致,但日常开,真的麻烦不少,你得愿意为那一瞬间的爆发买单。
(这段先按下不表)你倒是想,买辆750万的敞篷V12超跑,在城市开,红绿灯下还得忍受油耗和视野限制,这是不是有点违和?但也许,正是这种违和感,才让它更显独特吧。
你觉得呢?为啥极致性能的超跑厂都越来越偏向混动甚至电动技术?V12自然吸气的时代真那么快过去了么?我密集思考过这个话题,后面细讲。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