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日本的汽车在国际舞台上可是耀眼夺目,风光无限啊!
丰田、日产这些牌子在世界各地都很火,汽车行业也成了日本经济的支柱,支撑着日本人高品质的生活水平。
可眼下,局势突然来了个大转弯,日本的汽车产业闹出了前所未有的麻烦,而咱中国的汽车也在飞快追赶,快得让人惊叹。
回想当年,全球的家电、手机、通讯、电脑和汽车五大行业里,日本公司曾经是风头最劲的那一帮。但是从90年代起,日本在其他行业逐渐没落,偏偏汽车产业还坚持着那份“倔强”,成了最后的固守者。
全球汽车行业的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甚至和手机、电脑以及通信设备这三大市场的总和相当。而在这庞大的市场里,日本的汽车公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丰田、本田、日产等一众企业,总资产上千亿美元,稳居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军位置,其零部件产业的规模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的。
在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日本有35家企业位居前列,远远超过美国的30家和德国的18家。
汽车行业每年创造约542万个就业机会,为日本带来不少收入。到2021年,日本的人均GDP达到了3.93万美元,这都得感谢汽车产业,为许多普通人提供了高薪工作的支持。
在日本,最低工资标准的汽车工人一年差不多也能拿到十几万日元呢!
在汽车公司里,担任最高基础岗位的员工,年收入能达到688万日元,折合大约34万人民币。还没考虑到日元贬值的时候,这些岗位的年薪大致在25万到45万人民币之间。
可以说,汽车行业几乎就是日本经济的命脉,然而随着时代的潮流汹涌澎湃,全球汽车界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动化和智能化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在这股大潮中,日本的汽车产业似乎渐渐落后,遇到了不少难题。
日本汽车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比越来越被挤压,特别是在曾经表现出色的中国市场,2024年的份额从2019年的23%跌到12%,颓势明显。
在东南亚市场上,中国的新能源车打得可挺火,市场份额从5%涨到了18%,绿牌电动车的数量已经超过了蓝牌的本田,日本车企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
销售数字一看就明白,2024年6月,丰田、本田和日产都宣布在日本本土要减产,总共减少了30万辆的产能,原因就是经销商那边库存里满满都是卖不动的燃油车。
日本汽车面临的难题,很多时候是因为技术转型慢了点儿。多年来,日本在传统燃油车的技术上耕耘得挺深,变速箱、发动机、喷油嘴这些技术确实是有实力的。
一到电动车时代,焦点就变成了电池、电机和电控这几个核心部分。赛道整个被重新洗牌,日本车企在这方面可就显得有点儿吃力了。比如说,宁德时代一家的出货量就超过了日本十家企业的总和,导致日本的汽车厂在电池技术上远远落后于人。
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方面,日本政府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智能驾驶的规划,丰田和其他一些车企在2000年代初就开始着手相关技术的研究了。
不过,因为市场动力不足,加上技术上没有太大突破,美国产的特斯拉以及中国的百度、腾讯这些科技巨头就把日本的步伐远远甩在了后头。
日本汽车产业的内部格局也不能忽视,那些特殊的企业联合体和产业组织形式,让财团在不同行业上下游紧密绑在一起,掌控着大量金融资源,结果市场缺少了点儿创新的动力。
汽车行业太过靠传统业务,新能源车这些新领域一投入就少,一碰到行业大变动,转型就显得挺难。
反观中国汽车产业,可是一路高歌猛进,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中国汽车逐渐攀登
在国内市场上,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势头相当凶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前4个月,我国本土乘用车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4%。
这段时间,新能源车市场真是火得不得了。前4个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442.9万辆,销量也到了430万辆,增长速度都超过了45%,远远超过整体汽车的增长水平。现在,新能源车在市场里的占比也上涨到42.7%。
中国汽车的技术创新真是成绩不少,比如比亚迪,到了2023年全年销量突破了380万辆,稳坐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位置,超过了特斯拉的表现。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获得了许多专利,电池技术方面显得优势挺大。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国内公司不断有新的突破,而且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不再只是局限于汽车了。
国产能源车的电池技术也是日新月异,从原本续航时间不长,慢慢变得耐用持久。这种变化在国外市场也挺吃香的,越来越受欢迎。
今年前四个月,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了193.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数据为64.2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2.6%。
我国的汽车企业一个劲儿往海外拓展,像是建厂啥的,目的就是避开关税这个档子,结果在东南亚那些地方干得挺不错的。
在全球汽车销量榜单的前十名里,中国车企占了三个位置,其中比亚迪最为亮眼,几乎挤进前三名。为了推动汽车产业的壮大,中国在多方面都发了不少力。
政府出大招支持,刚开始就通过减税、财政补贴、试点建设这些办法,帮新能源汽车行业快点成长。等到产业逐渐稳固时,政策也跟着灵活调整了。
结语
在这个轮番变化的过程中,中国汽车在很多方面都赶上甚至超过了日本车。不管是在国内还是一些海外市场,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而日本车的份额则渐渐缩小。
技术上的突破让日本都觉得有点望尘莫及,而在产业生态方面,中国已经建设出了一个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最开始的原材料供应,到中游的零部件制造,再到下游的整车生产和销售服务,每个环节都紧密结合,充满了活力和动力。
我觉得不久的将来,中国汽车一定会在国际市场上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彻底改变全球汽车行业的格局,实现真正的翻身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