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常熟某小区的地下管网改造项目中,我们采用了一套组合技术方案对雨污管道进行闭水测试与健康评估。这套方案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气囊封堵配合视频检测技术,今天就来详细说说这套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技术细节。
1、气囊封堵技术的实战应用
在直径800mm的混凝土管道内,我们使用了双气囊中间注水的三级密封方案。这种设计能承受0.15MPa的水压,相当于15米水柱的压力。实际操作时发现,老旧管道的管壁不平整处容易产生微渗漏,需要调整气囊的充气压力至0.12MPa才能达到完全密封。特别要注意的是,气囊多元化距离检查井内壁至少1.5米,避免井体结构承受额外压力。
2、视频检测的三大发现
通过配备360度旋转镜头的爬行机器人,我们在300米长的检测段中发现了三类典型问题:
-接口错位:共7处,创新错位量达3cm
-管壁腐蚀:面积超过管壁30%的区段有2处
-树根侵入:发现4处根系穿透现象,最严重的已堵塞管道截面的40%
这些缺陷在视频画面上呈现非常清晰,连混凝土表面的毛细裂纹都能准确识别。特别是有处隐蔽的支管暗接,传统方法很难发现,但高清摄像头通过水流痕迹成功定位。
3、评估体系的量化指标
我们建立了包含12项参数的评估体系,其中三项核心指标值得关注:
-结构完整性指数:0.82(满分1)
-水力性能系数:0.76
-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约8年
这些数据是通过测量裂缝宽度、计算腐蚀面积占比、分析流速变化等多项检测结果综合得出的。比如有段管道虽然外观完好,但通过流速监测发现其过水能力已下降22%,这就是评估中重点关注的隐性缺陷。
4、技术组合的优势体现
相比单一检测方法,这种组合技术有三个突出优点:
闭水测试能验证管道的整体密封性,而视频检测可以精确定位缺陷位置;
气囊分段隔离能准确判断渗漏区间,将300米管段的渗漏点定位精度控制在±2米内;
最重要的是,视频记录提供了直观的管道状况证据,为后续维修方案制定节省了大量论证时间。
5、成本效益分析
整个检测评估过程耗时3个工作日,总成本约18000rmb。对比传统开挖检测方式,不仅节省了约60%的费用,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对路面的破坏。从长远看,这种预防性检测能避免管道突发爆裂带来的维修成本,预计可节约后续维修费用5-8万rmb。
这次实践证实,气囊封堵与视频检测的组合技术特别适合老旧城区的管网评估。它不仅解决了传统方法"看不见、测不准"的难题,还能为管道的精准养护提供数据支持。当然,技术再好也需要专业人员规范操作,比如气囊压力的实时监控、摄像头行进速度的控制等细节,都直接影响最终的评估质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