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八月的尾巴,成都车展还未正式拉开帷幕,一批造车新势力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展馆内部打起了提前量。展馆里灯还没有全亮,角落里技术师正默默擦着一台银灰色SUV的车身,顺便理了理主驾座椅。一旁猫着腰的设计师突然憋不住噗嗤一笑:“你看这座椅角度,活脱脱是老板午休神器。”桌上的一份资料安静地躺着,封面写着“问界M7 全新内饰官图”,顺带还赫然印着“零重力座椅”。
用汽车内饰满足午休,这大体属于当代职场进化史的一小注脚。我掐指一算,驾驶员从座椅追求包裹性,到如今零重力与平躺休息,说得玄乎,实则就是升级了个“能躺平”的设定。人类对舒适的追求,在方寸之地徘徊许久,终究还是让自己活得像一头沙发上的老猫。
说回现场,问界M7这次发布的“四大焕新”官图,和之前业内的三联屏热潮相呼应,又一挥而就地推倒重来。16.1英寸中控屏,仪表和副驾娱乐屏改为内嵌,不追赶“M8、M9”的三块屏,反而将简洁作为主旋律。添了吸顶娱乐屏、智能冷暖箱,本质上是把“冰箱、彩电、大沙发”那套黄金三件直接塞进了车里。都说双拼生活是趋势,汽车行业倒好,拼出了全套的“移动客厅”。要是把窗帘和电饭煲也内置进来,估计年会可以直接办在车里。
按官方介绍,主驾零重力座椅可实现平躺休息模式。行业词典里“零重力”一词历来富含想象力,听上去像是NASA的专利,宇航员都未必天天享用。咱中年的老腰未必能感受到多少阿波罗计划的优雅,但在面临高速堵车、下班等人苦等人的每分钟,能门把手一挥直接睡醒,也是造车人的一份小确幸。后排吸顶娱乐屏像极了“飞机头顶看电影”那一套,顺带能冷饮热咖都来一杯。整个设定,直指“全员午休”“多孩遛娃”与“老板加班”的多重需求。若干年后,或许还得加个迷你浴缸,找回点西厢记里的古意。
动力方面,全新问界M7又是当仁不让的“两套方案”:增程和纯电“两条腿”走路,增程版37kWh和53kWh电池组,纯电版有100kWh大电池。据称综合续航1600公里+,纯电700公里+,跑得远,也跑得狠。说句实话,电池容量的比赛早已步入“谁敢多装”的死循环,曾经我们感慨续航焦虑,如今厂家拼的已是“让你先焦虑对方的续航”。如果再多装几个电池,把车做成一块城市里飘的超级充电宝,也算对新能源世界新贡献。
作为旁观者,多年刑事案件溯源习惯没那么容易丢掉。我对一个产品的关注,从不止于数据——销量、空间、动力这些冷冰冰的条目。比如这次问界M7加长了车身——车长增加60毫米,宽度增加54毫米,高度增加20毫米,轴距多210毫米。这一点,和多年前审视“空间改善型”产品差不多。厂商能给用户的“空间待遇”多一点,就是打破次卧变主卧的宿命。外观么,问界M7子承鲲鹏设计语言,瞄着M8做近身派生。家族化的风格内容,讲得好听点是“传承”,讲难听点,其实是“保险”。反正涡轮卷不动了,外观还是要稳。
再来说说生动的现实。问界M7今年1-7月卖了35,148辆,连续12个月蝉联新势力销量冠军。这个数字,站在一线调研员立场看,背后是无数家庭日复一日的试驾、比价和纠结。如果你是一名销售,估计这12个月的“冠军”是嘴上但凡能说满三遍的话题。如果你是一名消费者,或许觉得冠军光环“买车不亏”,但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刚需,未必有那么“冠军感”,毕竟大家都想在车上多躺几分钟。
仔细推演下来,M7相较于同级别车型,去年还主打“冰箱、彩电、大沙发”,如今继续添增“更宽敞空间、更大屏幕、更智能座椅”。我忍不住要问,我们在车里到底要实现哪些理想生活?开车变成开沙龙,午休比肩午宴,娱乐屏开满,像极了一个「移动的娱乐终端」加「睡眠舱」。行业内卷至此,豪华体验已降维打击到中端产品。多数购车者冲的不再是配置本身,而是“别家有的我都有”。
现实的黑色幽默是,每一次技术突破,背后是无数工程师的心力枯竭与“新需求”的诞生。汽车越来越像一台“四轮的大号手机”,产品经理的话术从“发动机排量”变成“屏幕尺寸”,传统车企也开始反省,到底是造车,还是造直播间?每一年行业榜单拉出来,又得调侃一句:今天你零重力了没,明天会不会有反重力弦呢?我们终究还是在有限空间用无限创意自娱自乐。
至于未来,谁知道全新问界M7会不会再加个可以自动投影外景的娱乐窗,把成都的辣椒夜色投到车内,给远方的客户一份临时慰藉?技术带给我们的,不止是便利和舒适,还有关于车、关于空间、关于生活的又一层想象。问界M7的“冠军之路”是暂时的,所有的“最新”都难逃“下一轮又卷”的命运。
其实,我更关心的问题在于:“我们究竟有多需要一辆可以午休、可以娱乐、可以陪我们熬夜、可以带娃遛趟全家的SUV?”在这些不断被堆积的功能与豪华背后,汽车的“移动性价值”是否还重要?这辆车到底是我们的第二客厅,还是一台真正的交通工具?或者,它已在慢慢变成我们生活里的一种新型陪伴——有无数功能,有无尽想象,但也许,有时候它停在车库里,最宝贵的其实只是它的一份安静。
今晚,车展还没拉开序幕,工程师拧紧了车门,设计师合上了方案。明天一早,新问界M7会在灯光下亮相,无数闪光灯和目光会随之汇聚。而再过一个月、一个季度、一个年头,被这些技术和创意稀释过的生活,又将诞生什么样的需求?这场“你追我赶”的产品升级,终有一天会让我们猛然回头——到底,我们在买车的时候,更需要什么?
你会愿意在车里平躺着,仰望窗外,看着岁月飘过吗?还是,你只是需要一台能把你安稳送到下一个目的地的“四轮交通工具”?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