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别忽略!整备质量和总质量啥区别?弄混了影响选车还费油

不少朋友看汽车参数表时,总会被 “整备质量”“总质量” 搞懵:都是车的重量,咋还分两种?有的车整备质量 1.5 吨,总质量却标 2 吨,这中间差的 500 公斤是啥?其实这两个参数藏着选车、用车的关键信息,今天用大白话讲透,从定义到影响一次说清,新手也能秒懂,以后看参数再也不犯迷糊!

买车别忽略!整备质量和总质量啥区别?弄混了影响选车还费油-有驾
买车别忽略!整备质量和总质量啥区别?

一、先搞懂:整备质量和总质量,到底指啥?

简单说,整备质量是 “车自己的重量”,总质量是 “车 + 所有载重的最大重量”,具体区别看这两点:

1. 整备质量:车 “空腹” 时的重量

整备质量也叫 “空车质量”,指的是汽车在 “正常准备行驶” 状态下的重量 —— 包括车本身的车身、发动机、底盘、油箱(加至额定容量的 90%)、冷却液、机油,还有标准备胎和随车工具,但不包括驾驶员、乘客和货物

比如一辆家用轿车标注整备质量 1.4 吨,意思就是:这辆车在加满大部分油、带好备胎工具,却没坐人、没装东西时,自身重量是 1.4 吨。可以理解成 “人空腹时的体重”,只算自己,不算吃进去的东西。

2. 总质量:车 “满载” 时的最大重量

总质量全称是 “最大允许总质量”,指的是汽车在完全满载状态下,允许达到的最大重量 —— 包括整备质量(车自身重量)、所有驾驶员和乘客的重量、车上装的货物重量,甚至车顶行李架上的行李重量,加起来不能超过这个数。

举个例子:如果一辆车整备质量 1.4 吨,总质量 2 吨,那它能承载的 “人和货” 总重量就是 0.6 吨(2 吨 - 1.4 吨)。这就像 “人最多能承受的体重(自身 + 携带物品)”,超了就会有风险。

二、关键区别:3 个维度分清,别再弄混

很多人觉得 “都是重量,差不多就行”,但其实两者的区别直接影响用车,从 3 个维度一看就明白:

1. 计算范围不同:“只算自己” vs “算上所有”

整备质量的计算范围很固定,只包含车自身必需的 “基础配置重量”,比如油、液、备胎,相当于 “车的裸重 + 基础装备”;而总质量是在整备质量的基础上,加上了 “可变动的载重”,比如人、货、行李,是 “车 + 所有负载” 的最大上限。

简单记:整备质量 = 车自身 + 基础油液工具;总质量 = 整备质量 + 人 + 货 + 行李(最大允许值)。

2. 作用不同:选车用 “整备质量”,用车看 “总质量”

选车时看整备质量:整备质量影响车的油耗、动力和操控。比如同级别车,整备质量轻的,油耗通常更低,起步加速更灵活;整备质量重的,高速行驶更稳,但油耗可能稍高。

用车时看总质量:总质量是 “安全红线”,不能超。比如拉货时,要是车上的人和货加起来超了总质量,会让刹车距离变长、轮胎负荷变大,甚至损伤底盘和发动机,还可能被交警处罚(属于超载)。

3. 数值大小不同:总质量永远比整备质量大

不管什么车,总质量都一定大于整备质量 —— 因为总质量是 “整备质量 + 最大载重”,载重不可能是负数。比如小型 SUV 整备质量 1.5 吨,总质量可能在 1.9-2.1 吨;重型货车整备质量 10 吨,总质量可能达到 31 吨(允许拉 21 吨货)。

三、实际影响:弄不懂这两个参数,选车用车都吃亏

别觉得这两个参数 “没用”,实际选车、开车时,没分清很容易踩坑:

1. 选车时:整备质量影响油耗和动力

油耗:同排量、同动力的车,整备质量每轻 100 公斤,百公里油耗大概能省 0.5-1 升。比如两款 1.5T SUV,A 车整备质量 1.5 吨,B 车 1.6 吨,长期开下来 A 车每年能比 B 车省几百块油钱。

动力:整备质量轻的车,动力响应更灵敏。比如同样是 130 马力的发动机,拉 1.4 吨的车,会比拉 1.6 吨的车加速更快,开起来更 “轻快”,尤其在超车、爬坡时更明显。

但也不是整备质量越轻越好:太轻的车(比如整备质量低于 1.2 吨的小型车),高速遇到横风时容易发飘,行驶稳定性稍差,选车时要在 “轻量化” 和 “稳定性” 之间找平衡。

2. 用车时:超总质量 =“超载”,又伤车又违法

很多人拉货、载人时不看总质量,觉得 “多装一点没事”,其实危害很大:

伤车:超载会让轮胎承受过大压力,容易爆胎;还会加重悬挂、底盘的负荷,导致减震器漏油、车架变形,缩短车的寿命。

危险:超载会让刹车距离变长(比如总质量超 10%,刹车距离可能增加 20%),遇到紧急情况难停下;还会让车辆操控变差,转弯时容易侧翻。

违法:根据交通法规,货车超载 30% 以下罚 200-500 元,超载 30% 以上罚 500-2000 元;客车超载 1 人(含儿童)就会被处罚,还会影响驾驶证记分。

比如一辆家用车总质量 2 吨,要是坐了 5 个成年人(按人均 60 公斤算,共 300 公斤),再装 200 公斤货物,总重量就到了 1.4 吨(整备)+0.3 吨(人)+0.2 吨(货)=1.9 吨,没超总质量,是安全的;但要是再多加 100 公斤货物,总重量就到 2 吨,刚好到上限,不能再装了。

四、实用技巧:3 步看懂参数,选车用车不踩坑

其实不用死记硬背,按这 3 步做,就能轻松用好这两个参数:

1. 选车时:对比同级别车的整备质量

选车时,在同价位、同级别、同动力的车型里,对比整备质量:

日常通勤为主,想省油:选整备质量稍轻的(比如同级别 1.4-1.5 吨的车,比 1.6 吨的更省油)。

经常跑高速、注重稳定性:选整备质量稍重的(比如 1.5-1.6 吨的车,比 1.4 吨的高速更稳)。

比如选 10 万级家用轿车,卡罗拉整备质量约 1.3 吨,朗逸约 1.35 吨,要是每天开 50 公里,卡罗拉可能比朗逸每月省 10-20 块油钱;但跑高速时,朗逸的行驶稳定性会稍好一点。

2. 用车前:算清 “人和货” 的重量,别超总质量

每次拉人、装货前,简单估算一下:

成年人按人均 60-70 公斤算,儿童按 20-40 公斤算。

货物按实际重量算(比如行李箱约 20 公斤,大米每袋 10 公斤)。

把 “整备质量 + 人 + 货” 的重量加起来,别超过参数表上的 “总质量”。

比如你的车整备质量 1.5 吨,总质量 2 吨,那 “人 + 货” 最多能装 500 公斤:坐 5 个成年人(300 公斤),还能装 200 公斤货物;要是坐 7 个人(420 公斤),就只能装 80 公斤货物了。

3. 看参数:在哪找这两个数值?

这两个参数很好找,有 3 个地方能看:

汽车参数表:在懂车帝、汽车之家等平台,查车型 “基本参数”,就能看到 “整备质量” 和 “最大允许总质量”。

车辆行驶证:翻开行驶证,“品牌型号” 下面会标注 “整备质量”,“核定载质量” 旁边会标注 “总质量”。

车身铭牌:在车门 B 柱(打开车门就能看到)或发动机舱里,有一块金属铭牌,上面也会写清整备质量和总质量。

结尾互动:你选车时关注过整备质量吗?

其实汽车参数里藏着很多实用信息,整备质量和总质量只是其中两个。你之前选车时,有没有对比过不同车型的整备质量?或者有没有过 “担心超载不敢多装” 的经历?#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