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纯电动车续航天花板再次被刷新,目前续航最长的量产纯电动车是LucidAirSapphire,其EPA标准下续航达840公里(CLTC标准下超1000公里),比2024年的纪录提升了60公里。这款车凭借92kWh高密度电池、空气动力学车身(风阻系数0.197)和高效电驱系统,成为当前“续航之王”。
但“最长续航”不代表适合所有人——它的起售价超200万元,且超长续航背后是对电池、车身、电控技术的极致投入。本文将拆解LucidAirSapphire的续航秘诀,同时对比2025年其他高续航车型(如特斯拉ModelSPlaid+、蔚来ET7150kWh版)的实际表现,分析不同续航标准(CLTC/WLTP/EPA)的差异,结合真实车主的长途体验,告诉你“超长续航”的使用价值与选购误区,帮你搞懂“续航越长越好”是不是真的,以及如何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续航的车型。
一、当前续航“王中王”:LucidAirSapphire凭什么跑这么远?
2025年3月,LucidAirSapphire正式交付,其EPA续航840公里的成绩,直接打破了特斯拉ModelSPlaid+保持两年的纪录(EPA780公里),成为目前全球续航最长的量产纯电动车。如果按中国CLTC标准测试(更偏向理想工况),其续航更是突破1000公里,达到103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约1200公里),中途只需充一次电。
这款车的“长跑能力”,源于三个核心技术突破:
1.高密度电池:能量密度比普通电动车高30%
LucidAirSapphire搭载的92kWh电池组,能量密度达320Wh/kg(普通电动车多在240-280Wh/kg),这意味着同样重量的电池,它能储存更多电量。其秘诀是采用“极薄电极技术”——电极厚度仅50微米(普通电池是100微米),活性物质接触面积更大,储电能力更强。同时电池冷却系统采用“微通道液冷”,能精准控制每个电芯温度,避免高温导致的容量衰减,这让它在连续高速行驶时,续航衰减比普通电动车少15%。
2.极致空气动力学:风阻比“子弹头列车”还低
车身设计对续航的影响远超想象——风阻每降低0.01,续航可增加5-8公里。LucidAirSapphire的风阻系数仅0.197,是目前量产车中最低的(特斯拉ModelS是0.208,普通SUV多在0.3以上)。它的前脸采用“主动进气格栅”,低速时打开散热,高速时关闭减少风阻;溜背造型+隐藏式门把手+平整底盘,让气流流过车身时几乎没有乱流,这一项就为其增加了约80公里续航。
3.高效电驱系统:每度电跑6.5公里,比普通电动车省20%电
普通纯电动车每度电约跑5公里,而LucidAirSapphire能跑到6.5公里,这得益于其自研的“双电机+单速变速箱”组合。电机采用氮化镓半导体(比传统硅基半导体效率高5%),变速箱能让电机始终工作在高效转速区间(10000-15000转/分钟),减少能量损耗。比如高速120km/h行驶时,其电驱系统效率仍保持在92%(普通电动车约85%),每小时能少耗3度电。
二、其他高续航选手:2025年这些车也能“跑长途不慌”
LucidAirSapphire虽强,但价格让多数人望而却步。2025年还有几款“亲民些”的高续航车型,覆盖30-100万元区间,它们的续航能力同样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长途需求。
1.特斯拉ModelSPlaid+:EPA续航790公里,CLTC950公里
作为老牌续航强者,2025款ModelSPlaid+升级了4680圆柱电池,容量从100kWh提升至110kWh,配合新的48V低压系统(比传统12V系统省电30%),续航再涨70公里。其优势是超充网络成熟——V4超充桩15分钟可充至80%,适合经常跑长途的用户。
北京车主老杨开ModelSPlaid+跑过“北京-青岛”(约600公里),全程开空调24℃、时速110km/h,到达后剩余电量18%(约140公里),“比表显续航实,中途不用补电,很踏实”。
2.蔚来ET7150kWh版:CLTC续航1000公里,换电3分钟满血
蔚来ET7150kWh版是国产续航标杆,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CLTC续航刚好破千。它的特点是“续航+换电”双保险——即使续航打7折(约700公里),也能满足多数长途需求;中途没电时,换电站3分钟就能换块满电电池,比充电更省时。
上海车主陈女士用ET7跑过“上海-厦门”(约1000公里),中途在杭州换了一次电,“不用规划充电时间,换电就像加油一样快,1000公里续航+换电,长途完全不焦虑”。但需注意,它的150kWh电池选装价10万元,且车身较重(2.3吨),市区能耗比Lucid高15%。
3.小鹏G9100kWh版:CLTC续航800公里,800V超充补能快
小鹏G9得100kWh版本CLTC续航800公里,虽不及前两者,但性价比更高(起售价35万元),且搭载800V高压平台,配合小鹏S4超充桩,充电5分钟可补能200公里,适合预算中等、注重补能速度的用户。
广州车主阿明的G9跑过“广州-长沙”(约700公里),全程开空调、音乐,时速100km/h,到达后剩余电量22%(约176公里),“中途在服务区充了10分钟电,补了150公里,完全够用,35万的车有这续航,很值了”。
三、续航“虚标”?揭秘不同测试标准的“水分”差异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厂家宣传续航1000公里,我实际开只有700公里?”这不是车企故意骗人,而是测试标准不同导致的——就像手机宣传“待机72小时”,实际使用可能只有1天,测试环境和实际场景差异太大。
目前主流的续航测试标准有三种,差异明显:
标准 测试环境特点 与实际续航的差距(高速120km/h) 代表车型
CLTC(中国) 低速占比高(平均时速34km/h),空调、灯光等负载少 实际续航约为CLTC的65%-75% 蔚来ET7150kWh版(1000km)
WLTP(欧洲) 高速占比高(平均时速46.5km/h),模拟城市+高速 实际续航约为WLTP的75%-85% 特斯拉ModelS(WLTP715km)
EPA(美国) 严格模拟真实驾驶(含急加速、空调全开) 实际续航约为EPA的85%-90% LucidAirSapphire(840km)
比如蔚来ET7150kWh版CLTC续航1000公里,按实际高速120km/h开空调计算,真实续航约650-700公里;而LucidAirSapphireEPA840公里,实际高速续航能到720-750公里,反而更“实在”。
这就是为什么懂车的人更看重EPA标准——它的测试流程最接近真实驾驶,“水分”最少。选购时一定要看清楚车型的测试标准,别被“1000公里”的数字迷惑。
四、真实车主长途体验:超长续航的“实用价值”到底有多大?
案例1:开LucidAirSapphire跑“洛杉矶-旧金山”(615公里)
美国车主马克的体验:“全程开空调22℃,时速110km/h,出发时表显续航840公里,到达后剩余210公里,实际跑了615公里,续航达成率73%,比我之前的ModelS高10%。最惊喜的是,连续开3小时高速,电池温度稳定在38℃(普通电动车会到45℃以上),没出现明显掉电加速的情况。”
但他也吐槽:“为了续航,座椅是超薄设计,长途坐着不如ModelS舒服,而且车身太矮,后排头部空间小,更适合2人长途,不适合家庭出行。”
案例2:开蔚来ET7150kWh版跑“北京-郑州”(690公里)
北京车主李女士的体验:“CLTC续航1000公里,我实际开空调24℃,时速110km/h,跑了520公里后剩余电量30%(约300公里),本想一口气到郑州,但怕服务区充电桩排队,就在石家庄换了块电池(3分钟),全程没焦虑。但这车重2.3吨,市区开能耗18kWh/100km,比我之前的Model3(14kWh)高,市区用有点浪费这大电池。”
案例3:开小鹏G9跑“广州-南宁”(560公里)
广州车主阿杰的体验:“CLTC续航800公里,实际开空调、听音乐,时速100km/h,跑560公里后剩余电量15%(约120公里),中途没充电,直接到目的地。但如果时速提到120km/h,续航掉得很快,560公里就得中途充一次。对我来说,800公里CLTC刚好够用,再长意义不大,毕竟市区开根本用不上。”
从案例能看出:超长续航的核心价值是“减少长途充电次数”,但对市区代步来说,600公里CLTC续航和1000公里续航区别不大(都是一周充一次),且续航越长,电池越重、车价越高、市区能耗也越高,反而不划算。
五、选购建议:别盲目追“最长续航”,这3类人根本不需要
1.90%时间在市区代步(单程≤50公里):600公里CLTC足够
市区代步每天最多跑100公里,600公里续航充一次能用6天,完全没必要花高价买1000公里续航的车。比如30万元的小鹏P7i702max版(CLTC702公里),比同配置1000公里续航车型便宜10万元,市区用起来没区别,省下的钱够加5年电费。
2.预算≤30万元:优先选700-800公里CLTC续航,性价比更高
30万元内,比亚迪汉EV715km版(28.98万)、特斯拉Model3长续航版(CLTC615km,29.99万)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的续航能满足“周末短途自驾(300公里内)不充电”,长途也能通过超充补能,没必要为了多出的200公里续航加10万预算。
3.经常跑长途但超充方便:续航700公里+超充快,比1000公里续航更实用
比如开特斯拉ModelSPlaid+(CLTC950公里)跑长途,虽然续航长,但如果沿途有V4超充桩(15分钟充至80%),其实和续航700公里的车体验差不多——反正2-3小时就得休息一次,顺便充电10分钟足够。而且超充快的车,比单纯续航长的车更灵活,万一错过服务区,补能也更快。
只有两类人需要“1000公里级”续航:一是经常跑“无人区”长途(如新疆、西藏自驾游,沿途无充电桩);二是对充电有严重“焦虑症”,哪怕一周充一次也觉得麻烦。但这类需求的人群,占比不到纯电动车用户的5%。
六、2025年续航技术新趋势:续航还能涨多少?
行业预测,2026-2027年,随着固态电池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纯电动车续航可能突破1200公里(CLTC标准),且充电时间缩短至10分钟内。但专家也指出,续航并非“无上限”——当续航超过1200公里,电池重量会超过500公斤,反而导致能耗上升,“续航+补能速度”的平衡才是未来方向。
目前纯电动车续航最长的是LucidAirSapphire,EPA标准下840公里,CLTC超1000公里,它代表了当前电池、空气动力学、电驱技术的最高水平。但对多数人来说,“超长续航”更像“技术秀”,实用价值有限——市区代步600公里足够,长途700-800公里配合超充也完全够用。
选续航就像买手机:没人会因为“待机1个月”买笨重的老年机,大家更看重“一天一充+快充快”。纯电动车也一样,适合自己的续航才是最好的,盲目追求“最长”,只会多花冤枉钱,还得承受车身重、能耗高的副作用。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跳出“续航焦虑”,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纯电动车——毕竟,电动车的价值是“好开、省钱、环保”,续航只是实现这些价值的手段,不是目的。是目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