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高速,我亲眼目睹了一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景象:油箱油量充足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却争先恐后地占据着为纯电动汽车准备的充电桩。
这景象,如同《红楼梦》中荣国府的奢靡盛况与贾府败落的预兆一般,预示着新能源时代的一些不和谐音符。
一辆理想L9,车主坦言油箱里还剩大半箱油,却执意要为车辆补充电量,理由是“看着电量显示充满才安心”。
充电过程中,这辆大型SUV的充电功率却远低于同等规模的纯电动汽车,占据着充电桩,却以蜗牛般的速度吸收电力,耽误了其他车辆的充电效率。
旁边一辆小鹏G6的车主,焦急地盯着手机上的电量显示,心里盘算着是否够支撑到下一个服务区。
这并非个例。
在那个服务区,四个充电桩几乎被插混车型占据。
这些车主,油箱里的汽油仿佛是装饰品,他们似乎更热衷于用电,即便这“省电”的代价是漫长的等待,以及对其他纯电动车主的资源占用。
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然而,如今新能源汽车的“远航”,却似乎被这“抢桩”的乱象所阻碍。
插混车型车主这种行为,反映出一种复杂的心理。
一方面,是车企宣传的“双动力”优势所带来的误导,许多车主误以为插混车型可以大幅降低用车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面子工程”,满格的电量显示,满足了部分车主的心理需求。
这种行为,如同东晋名士谢安面对淝水之战时的从容淡定,看似不慌不忙,实则蕴含着潜在的风险与矛盾。
而纯电动汽车车主,则如同逆风而行的孤舟,他们的焦虑与无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