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家靠手机起家的公司,造车跑得这么快。 据公开资料显示,上半年小米汽车销量超过15万辆,营收近400亿元,亏损从62亿元降到约8亿元;雷军公开表示,三四季度有望盈利,速度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YU7上市后,平台数据显示18小时内约24万订单,一期工厂设计年产15万,二期建设情况仍待进一步确认;全年目标35万台与现有产能存在约20万台缺口,导致交付周期被拉长,媒体报道交付等待时间有41周到58周不等。
竞争也在加码。理想i8、乐道L90、特斯拉加长版,以及即将登场的问界M8和智界R7,都是冲着中大型纯电SUV来的,市场选择多了,消费者的耐心和口碑就更重要。
小米的打法不是把车当孤立产品,而是把手机、家电、AI场景连成一张生态网,从老用户转化中取量。公开财报或媒体统计显示,毛利率从约15.4%升至26.4%,说明成本与供应链管理在改善。
但快有快的风险:产能能否稳步爬坡,交付质量和售后能不能跟上,用户体验是否持续良好,这些才是真正的长期考题。接下来几个季度的交付数据、用户反馈和服务响应速度,会比发布会那天的热闹更能决定成败。
短期看热度和销量,中长期看能否把生态优势转成造车耐力。你怎么看小米这波,是昙花一现还是能改写格局?
你愿意为小米造车投一票吗?评论区聊聊。
#百度带货夏令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