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汽,你脑子里是不是先冒出大众、通用这些老面孔?可最新的数听说了吗?上半年上汽卖的车,超六成是自己的牌子!其中五菱一家就占了36.7%,比上汽大众还多出12个百分点,这变化是不是有点出人意料?
看一组实打实的数吧。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卖了753276辆车,同比涨了32.15%;而上汽大众只卖了492145辆,还降了3.89%。整个上汽集团里,自主品牌加起来卖了130.4万辆,占比63.5%,同比涨了21.1%。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变化,合资品牌慢慢没吃香,自己的牌子越来越给力,这背后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大转向。
再看新能源这块,更能看出门道。上汽集团上半年新能源总共卖了646322辆,五菱一家就贡献了413314辆,占比63.9%。而且五菱的新能源车卖得好,不是偶然。它的新能源渗透率达到54.1%,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还多。有人说五菱只做便宜车,可偏偏是这些大家觉得“低端”的车,让更多人开上了新能源车。就像宏光MINIEV,把电动车的门槛降下来,反而走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电动化路子,这招确实高。
先看产品,它分了不同的线来抢市场。红标系列主打商乘两用,上半年卖了309928辆,涨了10.4%,其中五菱扬光轻客连续15个月都是销冠,可见大家多认它。银标系列走高端点的路子,卖了311537辆,涨了27.4%,缤果和星光加起来卖了122439辆,还开辟了6万级增程MPV这个新市场。更厉害的是技术反哺,神炼电池在印尼投产,这可是中国电池标准第一次在海外落地,不再只是卖车,还能输出技术了。
再看全球化,五菱走了三步好棋。先是整车出口,比如E260SPLUS卖到巴西,新能源车出口同比涨了147.6%。然后是本地化生产,印尼工厂的市占率达到37%,第4万辆新能源车都下线了。最后是技术标准输出,和乌兹别克斯坦战略合作,现在业务已经覆盖104个国家市场。这可不是简单地把车运出去卖,而是从“贸易出海”变成了“生态出海”,用中国的方案替代了以前欧美日的模式。
很多人觉得五菱车便宜,就以为技术不行,其实它悄悄搞了场技术革命,把产业逻辑都给改了。
在成本控制上,五菱有自己的一套。荣威D6还拿了吉尼斯超低能耗认证,每100公里只用9.125度电,算下来每公里电费不到3分钱,这成本控制得多到位。而且它证明了“低价不等于低质”,MILA纯电架构让微客市场实现了100%电动化替代,这才是真本事。
在组织变革上,五菱响应市场需求特别快。对比上汽大通和华为的合作案例就能看出来,从星光S到CyberX,产品迭代周期缩短了40%。宝骏品牌能涨25.7%,背后的渠道变革也功不可没。
从五菱的发展,能看出中国汽车产业的新生存法则。现在上汽自主品牌占比升到64%,五菱的贡献比大众和通用加起来还多。而且在海外市场,五菱的占比达到25.4%,对比集团平均1.3%的增长,差距很明显。
以前大家总觉得合资品牌靠谱,可现在“合资信仰”慢慢崩塌了,反而是像五菱这样深植本土需求的草根品牌,在定义新的规则。“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这话不只是口号,而是真正融入了企业发展的每一步,这或许就是中国汽车产业变革最该学的地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