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跑长途心里要有底,可问题来了,真有人出门前会把车子从头到脚检查一遍吗?还是看一眼油表,拍拍方向盘,信誓旦旦就敢直接上路?1400公里的老家归途,谁不想一路顺溜、别整幺蛾子?可别忘了,路况鬼知道会遇上啥,爱车想陪你平平安安,光靠“保佑”可不灵,咱得动真格的。
有人问了,开长途,车都要查些啥?说得玄乎点,这跟临出门检查钱包钥匙手机是一个道理,别以为老司机就不用操心。其实最怕的,是那种“从来没出过事”的自信。你看,有人发动机烧机油,幡然醒悟时已经烟雾缭绕,被扣了大票子的罚单还算轻,发动机拉了缸,你拉着行李箱大马路上溜达,几条咸鱼都比你自在。咋整?开车前就必须整明白几个关键点,别嫌唠叨,也不用搞得跟高考前体检似的,挨个捋一遍,省得半路抛锚,真叫天天不应。
先说机油,别小瞧这黄圈机油尺,看着像根小火柴棍,作用却大到不行。油多了发动机淹了,油少了铁皮块块直接干磨,汽缸咬死比油泼辣子还刺激。就像你刷盘子,水都没有,盘子一划拉就豁掉。机油尺拔出来,拿张纸巾擦干净,这一套跟化验血压一样,该细致必须细致。再插到底拔出来——咱不求机器会说话,但这线线之间的数据不会骗人。低于下限?机油都能见底了还敢进高速,这不是挑战极限吗?到时候发动机卡着报废,就别怪老天没提醒。
再来看看刹车油,说轻了叫“灵不灵”,说重了直接关乎小命。那个六角盖子藏着刹车油壶,有点像老家炖汤用的小罐头瓶,但是里面装的不是幸福,是安全。上下限记清楚,每次开车图啥?大多数人不是喜欢“漂移”,是图个心里安稳。想像一下,脚踩下去一脚虚空,制动失灵,那一瞬间的恐惧估计比追星都来劲。别省那点检查的功夫,没准就省下一套刹车总泵的维修钱,还能保一车人平平安安。
还有那瓶防冻液,估计不少朋友平时都忽略了。盖子上一个温度计,选得挺巧。里面液面高低像银行存款,有余额心不慌,见底就得警觉。防冻液少了,发动机高温光速升天,真不是吓唬你。外面温度高,内里又缺液,发动机热到失控,抛锚算客气,有人甚至还烧毁气缸垫,最后赔进去的几乎就是大半张工资卡。有漏点漏口都要查个明白,不然高速上一头雾水,试问你还有心情想家吗?
说到皮带,这玩意你看着不起眼,可一套皮带上千块也是正常操作。打手电一看老化没、裂没,感觉差不多就别死磕。真要断了,车里仪表刚亮红灯,发动机一歇菜,你就是在服务区蹲一天也没人理你。省心点,趁还在家门口换了得了,别等路上后悔。
再别忘了那点容易忽视的小东西——玻璃水。有次我朋友开夜路,前挡风被溅上泥点子,远光灯一照,眨眼什么都看不清。玻璃水一喷,油膜还挂着,跟花玻璃似的,真怕一不溜神就要“撞大运”。想省电就加满,带去油膜的,别被前挡风给坑了自己。
轮胎,这才是真正“一路护法”。一旦鼓包、裂痕或者轮胎磨平了刻度线,那等于走在钢丝上。胶皮爆起来是分分钟的事,有图说,车祸里爆胎率也能排前几名。想想都打冷战啊。轮胎磨损不仅攸关抓地力,还关系到你回家路上能否安然抵达。别嫌麻烦,“小台阶”看起来不起眼,真磨平了不换,那就是捡便宜吃大亏了。
轮胎这事还有“B面”——备胎和工具不能光凑数,全套都在才叫有底气。四处一查,有人千斤顶找半天,拖车钩落在厂里……一旦正胎不顶用,备胎软趴趴的,你当现场急救草台班子?工具包齐了就安生,不齐真能原地自闭。
其实老司机还有更多小妙招,比如那轮胎扳手,关键时能救场。想象一下你在高速服务区,车一断电一拧钥匙没动静,换以前很多人就只能苦等救援。有人拿扳手敲启动马达几下,再试试,咔地一声又启动了,像拍电视剧似的,关键时刻真要会点土办法。
还有一次挂挡失灵,也别自乱阵脚。有个藏在挡把底下的小机关,有点像汽车领域的“彩蛋”。一拔防尘罩,一按黄色小按钮,顿时鬼使神差又能挂挡,别管原理了,反正多知道一招总没坏处,说不定哪天真用得上。
至于跑高速万一遇到刹车失灵,手刹成了救命稻草。别小瞧那来回拉的动作,缓慢制动才安全。一次硬拉就像蹦极,整车顿顿的不划算。分阶段拉,反复几次,稳稳贴地停稳,关键时刻就怕这一个小动作都没练熟。
别觉得繁琐,其实十多年老司机心里都明白,不怕做得多,只怕临时掉链子。仪表台上的灯,一个绿光放心去追梦;黄灯,感情这车是给机会让你自省;红灯亮了基本就别硬撑,立马上路等救援。曾经有哥们嫌麻烦,红灯亮了照旧猛踩两脚,结果发动机彻底拜拜,最后哭都没地儿哭。
唠叨这么多,道理其实朴素。“细节决定成败”说出来老生常谈,可失败往往都是栽在这些“小事”上。如果开车上路心里本就不踏实,那就别光指望安全气囊和高速路标,靠自己那颗细致心,啥叫“保平安”?其实检查这些东西,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同行的家人和路人负责。
有人总觉得“命硬”,天不收人自己不慌。可你看新闻,抛锚、失控哪样不是平时偷懒埋下的雷?与其跑到半途遭罪,不如在家门口多用十分功夫仔细一遍。说不定因为你多擦了下机油尺、多瞄了一眼皮带,少一次高速抛锚,多一场与亲人的团聚。
话说回来,车这个东西,看起来铁皮包塑,但真到关键时刻,不细心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远行本身就已经累人,如果还有意外加持,想起都后怕。哪怕你只有一次长途出行的机会,这些动作都不能少。
至于你有没有学会?明眼人都懂,和搞对象一样,看你用不用心。要真会了,哪怕一次没遇到危险,某天回头一看,也许就是那次小小的检查,改变了你整个旅途的轨迹。说到底,车懂你,路认你,最关键的还是人自己争口气。
这话题说到这里,不禁有点唏嘘。你觉得开长途前,最容易被忽视的隐患是哪一个?有没有什么神操作或者血泪教训想和大家分享?评论区冲起来,经验互通,出行无忧——谁还不是个回家心切的平凡人呢?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