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想看清一个人,要跟他一起吃顿饭。想看清一辆车,似乎得看它喝什么油。92、95、98,三个数字仿佛不是汽油标号,而是财富自由的进阶数字,第一步富人的门槛,是加95号油的时候眼都不眨一下,第二步,是直接98,顺便还鄙视下邻居的92。至于有没有人加个100号,就当是“与梦想握手”了罢。
有人说,平时都是喝着92的,可偶尔心血来潮加次95,忽然车子像打了鸡血——动力飙升,油耗骤降,大有“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既视感。久而久之,92号油成了穷人汽油,95就是“锦鲤油”,似乎加了运气都能翻倍。车子都开始考研了,标号不对相当于考场带错了笔,阴差阳错,可能就变成了“公路上的许三多”。
要说为啥,网络上众说纷纭。厂家发声明,4S店洗脑,车主互相劝说,大家嘴上说着“听工程师的”,实际上心里都在想,“万一我这破车也能用上更高级的油,能不能开个小灶?”毕竟在当今社会,升级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手机换新就能进步,穿新衣就是人上人,喝更贵的汽油,大概率会变成马路上那一抹靓丽的风(当然,排气管还是你自己家的)。
聊聊现实,大部分车主其实没得选。你让我选?我愿意给自行车也加95的,发动不发动另说,起码心里得劲儿。但钱包是道坎,现在谁省钱不得加点低标号,让自己活得有点底线。都是一箱一箱加下去,好像在给人生充值,能撑多久算多久。有人戏言:92号油是“十元畅加”套餐,95号油是“跃层人生”,98号油则是“头等舱实验室”,但大多数人连面包都吃不起,还管什么汽油标号?
不过,别把动力提升当买福彩。很多时候你觉得车变猛了,油也省了,其实未必全是真的。此处不抄公式,毕竟咱不是车企科学家,咱是吃瓜群众,但这瓜吃得有点苦——心理作用得承认。花得多,心里爽,这是消费主义的初级定律。你平时总加92,哪天狠下心多掏几块钱加95,不管车子是不是多了几匹马力,心里的马早就跑出奥斯维辛了。你瞅这油表掉得慢了点,路上不怂了,连阳光都觉得比昨天好。心理暗示真是造福世界的无底洞,大概是精神鸦片,不过贵在自助。
再说积碳。发动机里积碳多了,比你体内的胆固醇还难缠。这玩意儿无声无息,别人看不见,你自己用着,总觉得车慢了,油耗上去了。忽然换个95号,哎,仿佛汽车重获新生,马力提升,油耗降低。其实吧,这效果是暂时的,哪怕你直接加火箭燃料,也治不了发动机的“老年斑”。积碳让燃烧室变狭窄,空间被“塞牙缝”,压缩比变高,燃烧温度也会跟着冉冉升高。能烧得干净点,是因为95的爆震性能更好,也就是动力能提升点,但药不对症。那些说只要加高标号油就能治积碳的,是汽油推销员练习嘴皮子的最佳教材。其实还是得清理积碳,该下馆子下馆子,该修车修车,别想着喝几口神油就能治好病,毕竟人没变,车也没变。
说到压缩比,有的人车压缩比高,厂家巴不得你天天用95号油。这种高傲的发动机冷不防就是汽油贵族,誓不与便宜汽油为伍。可绝大部分人买车也不是为了考察压缩比,只为能拉一拉老人,送送娃,日子过得下去,油就行,车能跑,别太肉,别太费,就是最大的幸福了。但看多了隔壁家新款车喝95,还能跑得比火箭快,你难免心理失衡,觉得用92的车是社会底层的证明。毕竟这个时代,连喝水都有等级,汽油能没有?
至于油耗,外面很多人说,加95号动力增强,油耗还会降低。听着像是健身房搞活动,充值一百送十五天马甲线。其实呢,真没那么爽。绝大部分车加95油顶多动力略提一丢丢,油耗也没见鬼一样的跳水,大多是玄学。油是省了点,可钱没省,不如直接骑自行车,还环保。有人用科学数据做过实验,加300块的92号和加300块的95号,跑的路差不多,但是钱包里的痛感,却是升级版的方大同。换句话说,就像你吃了一顿昂贵的自助餐,最后发现自己还是普通人,顶多多了点肚腩。
说到底,标号不过是商家的标签,把消费者分为三六九等,搞点精神上的优越感。辛烷值就是这场分班考试的成绩单,高了就爆震抗性强点,低了燃烧更容易。其实汽车工程师也挺辛苦的,每天考虑这帮为省几块钱扑克脸的家庭主男怎么在发动机里烧得干净点。把压缩比调一调,最后都能让你加上便宜的92油,直呼“发动机里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人情味”,可见厂家慈悲心还是有的,绝不让你在能源市场太失落。
讲到这里,有人问:既然95号油性能那么牛,为什么不让所有车都喝95?厂家答曰,你喝了你会哭。说白了,喝多了太猛反而“上火”。有些车的发动机压缩比不高,强塞95号油,反而动力下降。这道理和喝酒类似,有些人喝烈酒要上天,有些人喝啤酒就晕,“汽油认人,也认车”。
最后扫盲一下辛烷值,也就是汽油爆震抗性、多耐烧,烧得慢,烧得准才能发大财。92号提前“自燃”,火花塞来不及点火,跟你上班迟到差不多。而95号油能控制燃烧时机,“同步出拳”,动力效率提升,迈向人生巅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