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销量引热议,十五名数据超前三,业内评价扎心!

上周末,楼下修车铺里头几个老哥围在小饭桌边上侃起了8月轿车销量,那几个榜单念出来,说实话,满屋子油漆味都没他们吹得呛。我顺手翻了下手机,榜首——吉利星愿,卖了快一万二,算惯例,吉利这牌子这两年势头挺猛。第二名宏光MINIEV,七千出头,小电瓶车一贯的水平。前十名里头,什么轩逸、朗逸这些,落点都还合情合理,没出大乱子。

榜单销量引热议,十五名数据超前三,业内评价扎心!-有驾

不过,出戏的在榜后面:在榜单正中央蹦出个十五名,销量标着三万三千多。我还以为我眼花了,隔壁王师傅咬着烟壳头也凑过来看,“莫不是体育老师算的吧,十五名整出三倍头牌的销量,你见鬼了?”你要说排第一卖得一般,但十五名咋就夸成这样,车圈群里都炸开了,群友小周还传了段子,说是现在榜单不光倒着排,还能按拼音首字母,啥都有可能。

这事儿往年也不是没碰到,我记得前年同期榜单,某个不知名品牌直接空降前三,过后发现是厂商把4S店库存也全给算了。师傅老陈一拍大腿,“终端销量、批发量、上险量,哪个都能吹,有时一辆出厂车能算三次销量。”数据绕的跟青岛小面筋似的,吃了也净塞牙缝。

榜单销量引热议,十五名数据超前三,业内评价扎心!-有驾

这些数字,真真假假,最后糊弄的还是买车的人。俺家表姐说,去年她瞅着榜单选了个“爆款”,买回来半年,电动窗掉框、后备厢合不拢,维修那师傅还说,“厂家出厂就这水平,你买的榜单第一,不一定真中用。”网上好评一堆,但车主群里吐槽能上天,她顺嘴还提了个冷门配置,说那车标配的陡坡缓降,结果实地用跟摆设差不多。

听说最近一些新车型在配置上玩点“小聪明”,比如空调还是手动旋钮,给后排弄个USB口算黑科技。师傅小吴开玩笑,“你现在买车,买的是卖点,能开不坏才赚。”行业里头,八卦也不少,某自主厂商最近传出把研发预算砍了一半,钱都堆在市场部,车底盘还是沿用八年前的图纸。群里有哥们去实地考察新车试驾,说路噪就跟拖着一箱易拉罐,根本配不上宣传的舒适性。

榜单销量引热议,十五名数据超前三,业内评价扎心!-有驾

我自个去试驾过一次,细节你不体验真不知道。比如某电车宣传隔音好,结果高速上比柴油拖拉机都闹腾,销售说“都这样、都这样。”还有天窗,一开风噪都窜进来,家门口那条柏油路,水泥补丁扎堆,车子一过就直晃悠,真实感受和榜单宣传的差了一条街。

邻居老冯买了辆榜单第三名,结果半年后动力电池虚标,保险理赔时还被拖延。挨个电话打,回复像踢皮球。他说,”数据榜单嘛,看着乐呵,钱花出去才知道,十成里九成是营销。”

榜单销量引热议,十五名数据超前三,业内评价扎心!-有驾

有的车友群传最新一则“爆料”,说今年或有品牌用软件锁住某些高阶驾驶辅助,得再掏钱解锁,我听着跟以前买电视机软件升级一个路数。

至于榜单外的冷门品牌,像理工小李前阵子提了一台老款斯巴鲁,他说,“没人关注销量榜,看口碑和配置才是王道。”倒是老车耐操,普通日系皮实程度比新潮国产修得少多了。

这些天,维修店里讨论最热的不是买新车,而是哪里能订到原厂配件。小蒋师傅抱怨说,“现在卖得好的牌子最难拿备件,好多只顾排榜单,售后又慢又贵。”有时候,榜单上的遥遥领先,实际上是售后落后一大截。

最后,榜单再美,也是商家的尔虞我诈。你买车要不亲自摸着试着听听,很容易被数据蒙了眼。前几年买的合资老迈腾,如今二手不亏反赚。老冯说,“榜单那么花哨,我倒想看看那些数字几年后还值不值钱。”嘛,等过阵子二手市场风向一换,说不定连这榜单也没人管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