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特的前脸大灯设计让蔚来萤火虫刚上市就被吐槽为“六眼飞鱼”,李斌的审美一度成为众矢之的,然而如今这款小车却悄悄实现了销量翻盘。
去年蔚来推出子品牌“Firefly萤火虫”时,外界普遍将其视为品牌“破局亏损”的关键。但现实却给了一记重击:上市首月3680辆,次月3932辆,7月销量直接腰斩至2366辆。
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走量车型”,一度被认为难以承担拯救蔚来的重任。
然而市场总在变化。最新数据显示,萤火虫9月销量已达5775台,创下历史新高,环比增长33%,累计销量正式突破2万台。
从“天崩开局”到“渐入佳境”,蔚来萤火虫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01 天崩开局
蔚来萤火虫的起步堪称艰难。去年NIO Day上,萤火虫在灯光昏暗的舞台亮相,独特的“三重奏”灯光造型被戏称为“六眼飞鱼”,因呈现效果不佳引发恶评如潮。
萤火虫的设计争议,从上市起就没停过——它试图走“可爱精致”路线,但前后大灯的圆形凸起造型,被网友调侃为“苹果手机后置摄像头”“电动剃须刀刀头”。
更让国内用户不满的是蔚来的态度。李斌公开表示“萤火虫需照顾全球用户审美,这套设计在欧洲很受用,不打算修改”。
这种“以欧洲为中心”的设计逻辑,恰恰忽略了国内市场的核心需求。
价格层面,11.98万的起售价对蔚来而言是“历史最低”,但放在纯电小型车市场,却是“高价选手”。
比五菱缤果贵6.3万,比吉利星愿贵5.1万,比埃安UT贵5万,即使对比定位稍高的比亚迪海豚(9.98万起),也贵了2万。
产品力也遭受质疑。萤火虫全系搭载欣旺达42.1kWh电池,CLTC纯电续航420公里,而更便宜的吉利星愿却用上了宁德时代的电池。
换电本是蔚来的“杀手锏”,但萤火虫却无法享受现有换电网络——官方表示“萤火虫需并入2026年投建的五代换电站”,这意味着当前车主至少要等2年才能用上换电服务。
02 逆转策略
面对不利开局,蔚来萤火虫展开了一系列精准调整,成功实现口碑与销量的逆转。
安全牌成为萤火虫逆袭的核心抓手。作为全球标准研发的车型,萤火虫标配9个安全气囊,与蔚来高端车型ET9持平,更斩获中欧双五星及中保研最高评分,成为4米级小车安全开发的典范。
在车身结构上,笼式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65%,配合优化的前防撞梁与吸能盒设计,让这款4米级小车在安全标定上实现突破。
价格策略调整精准破局。通过BaaS电池租用服务,起售价降至7.98万元,配合服务费优惠,大幅降低购车门槛,精准契合城市代步用户需求。
随着时间推移,萤火虫的设计逐渐被消费者接受。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曾回应此前消费者的争议:“有网友说大灯像复眼,但萤火虫本身就是昆虫,这样设计也合理。”
萤火虫开放试驾后,许多曾看图觉得外观难以接受的用户,到现场后又觉得萤火虫“丑萌丑萌”的。
03 目标用户
蔚来萤火虫的购车用户画像逐渐清晰。购买萤火虫的用户多为增购,家中已有一两台主要用车,买萤火虫是为了“悦己”。
“买它就是当消费品买的,我就要自己坐着舒服,开得顺畅,车又小,很开心。我就喜欢小小个的,多可爱”,车主依依对记者说道。
这与萤火虫品牌负责人金舸定位的用户群体一致。金舸曾透露,萤火虫的购车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中产家庭的第二台车,一类是精致青年的首购,他们拒绝廉价感,愿意为情绪价值、设计、智能化溢价买单。
在服务环节,蔚来更将“车圈海底捞”的口碑推向新高度——从机场接送、去医院挂号拿药,到代开家长会、上门喂猫遛狗,蔚来用服务构筑用户黏性。
据金舸透露,首批萤火虫的订单中,50%来自蔚来体系用户。
04 竞争策略
在竞争激烈的精品小车市场,萤火虫展开了差异化竞争。
萤火虫的竞品车型主要有宝马MINI、奔驰smart、大众ID.3等。但萤火虫的打法是:比MINI更smart,比smart更MINI。
在车机系统交互上,萤火虫的 UI 设计契合年轻化基调。其搭载的智能语音助手名为 lumo,源于哈利奥特的典故,意为“闪闪发亮”,跟萤火虫名字相匹配,由GPT连续指令,支持大模型闲聊、角色扮演。
在空间利用率上,萤火虫也使出了浑身解数。车内有 27 处储物空间,甚至还加入手套箱。
车辆前排扶手设计成悬浮式,留出主副驾横向通道,方便车内成员左右移动。将后排坐垫掀开、靠背放倒后,萤火虫后备箱储物空间容积达 1253L,前备箱容量达 92L。
智能驾驶方面,萤火虫标配L2级辅助驾驶,全速域ACC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自动紧急制动、盲区监测等功能,有效降低城市通勤的驾驶强度。
9月OTA升级后新增的五路行车记录仪、盲区影像自由拖动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智能配置的场景适配性。
05 未来挑战
尽管萤火虫实现了阶段性逆袭,但前路仍充满挑战。
销售团队的专业度一度成为短板。大量试驾萤火虫车主的共同感受是:我比销售还懂。有车主表示:“我订萤火虫时,销售连价格都说不明白。”
电池选择也受到质疑。萤火虫采用欣旺达的42.1kWh电池,而“ID.3用的是宁德时代,海豚用的是弗迪,萤火虫的电池都不如他们”。
今年3月18日,蔚来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协议,明确萤火虫品牌后续开发的新车型将适配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标准,并接入其换电网络。
但不少车主觉得这是一张“大饼”,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兑现。
此外,萤火虫全系没有热泵空调,可能会因此丢失北方市场。纯电动汽车在冬季本就面临续航衰减的问题,如果没有热泵空调,续航本就不多的萤火虫只会让车主更加焦虑。
对于未来,蔚来萤火虫的目标更具野心——计划在2026年9月前达成10万用户。
这个数字看似遥远,但从当前的增长势头来看,并非没有可能。随着更多城市用户的口碑传播,以及“5.98万全款”等亲民选项降低购车门槛,萤火虫或许能复制更多“从质疑到认可”的故事。
走在上海街头,萤火虫的能见度明显增高。有厦门车主分享,“小区地库里加上我的车已有4辆,每天接孩子都能碰到同车型”;杭州、北京等地也有用户反馈“路上能见度越来越高”。
曾经的“小众选择”,慢慢成了“有眼光的证明”。
从“丑上热搜”到“街车候选”,蔚来萤火虫的逆袭证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颜值或许能决定“第一眼缘”,但真正能留住用户的,永远是安全、实用与用心。
如果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欢迎关注36策公众号。

声明: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图片仅用于交流学习,版权出处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