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路过4S店后门的人都被吓到了吗?那些崭新的电动车密密麻麻停着,车漆上的雨痕像眼泪一样。这些本该在车主手里被爱护的宝贝,现在却像被遗忘的土豆堆在墙角发芽。
上个月朋友圈里销售们还在欢天喜地晒业绩,这个月突然集体沉默了。原来所谓的销量神话都是演戏,有店员偷偷说公司让他们自己贷款买车冲业绩。更夸张的是,展厅里的试驾车调个里程数就当成新车卖,这种操作简直是把顾客当瞎子。
现在仓库里积压的新车多到吓人,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库存量比安全线高出六成。风吹日晒下,有些车的螺丝都开始泛黄了。消费者可不是好糊弄的,大家发现标称能跑1000公里的车,实际开空调只能跑600多。有车主吐槽二十多万买的车,加速还不如邻居家十万块的汽油车。
某些品牌的减配操作更让人无语。宣传时说这是"极简设计",结果拆开发现连收音机都省了。用回收材料当隔音棉,钢材厚度比宣传的薄了四成。相比之下,国外品牌直接降价到12万起,这价格差都能再买辆小轿车了。
现在的促销活动越热闹,消费者越不敢出手。六月底还有人被销售忽悠"现在是最低价",七月初同款车就降了两万。停车场里那些淋雨的新车,底盘已经开始出现锈点,而十年前的老款油车现在拆开看反而完好无损。
试驾时销售吹得天花乱坠的"终身质保",真要问具体条款时就支支吾吾。有车主说暴雨天后电池进水,厂家却以"使用不当"为由拒绝保修。这些套路玩多了,再老实的顾客也会变精明。
当特斯拉把成本压到18万,当传统车企的电车直降10万,那些靠忽悠卖车的品牌还能撑多久?消费者不是不愿意支持国产,而是受不了没完没了的套路。标虚参数、玩文字游戏、质量缩水,这些把戏早该收场了。
看看现在二手车市场的行情,某些才开两年的电动车残值只剩三成。而十年前的汽油车现在还能卖到原价一半,这差距还不够说明问题吗?你身边有没有被新能源车坑过的朋友?他们的经历是不是比广告词更真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