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如同疾驰的列车,承载着消费升级与工业化的双重使命。
但当新车销售的狂欢逐渐退潮,一个隐蔽却汹涌的暗流正在浮现,未来十年,我国或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汽车报废高峰。
业内专家直言:三大因素交织,正将这场退役潮推向不可逆转的轨道。
数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国汽车报废量或将突破千万级关口
看下历史,中国汽车市场在2009年首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新车销售市场。此后十余年,年均销量稳居2000万辆以上,私家车保有量从2010年的0.78亿辆飙升至2024年的3.6亿辆,堪称车轮上的黄金时代。
而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普通家用车使用年限虽无强制限制,但行驶里程超60万公里或年检不合格即面临淘汰。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以平均车龄12-15年计算,2023-2035年间,每年报废机动车数量将从500万辆激增至1200万辆,2030年前后或迎来“报废洪峰”,这一数字相当于德国全年新车销量的3倍,足以填满10个鸟巢体育场!
如此巨大的汽车报废潮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原因引爆。
第一是政策倒逼,环保铁拳催退老旧车
国六B排放标准全面落地后,北上广深等城市已对国三以下车辆实施限行。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一辆国三柴油货车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50辆国六新车。在严苛的碳中和目标下,高排放老旧车淘汰已无退路。
第二是存量周期,第一批国民神车必将集体退役
2008-2015年购置税减免政策刺激下的首波私家车,如今正值退役窗口期。以经典车型大众捷达、五菱宏光为例,其零部件老化率超40%,维修成本甚至超过残值。这些车就像当年的婴儿潮一代,如今集体步入晚年。
第三是技术迭代,新能源车将加速淘汰赛。随着电池成本下降,2024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突破40%。智能驾驶,超充技术的普及,让传统燃油车残值率断崖式下跌。
一位特斯拉车主直言:我的旧燃油车二手价还不够换一块新电池,不如直接报废。
报废潮的出现,也必然会引来社会争议。
环保派:早该淘汰这些移动毒气罐!蓝天白云比怀旧更重要。
怀旧党:我的第一辆桑塔纳陪我从北漂到安家,如今只能当废铁卖。
务实派:报废补贴才5000元,换新车还得贴十几万,不如再撑两年。
但不管争议如何,这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情。未来我们只能通过加大对汽车报废产业的监管,让这些报废汽车能平安回流到生产建设的各个方面中。
好在现在已有不少专家看到了这个场面,并提出了不少好的方案。
政策端上,可提高报废补贴标准,严打非法拆解,建立全生命周期追踪系统;
产业端上,可推动电池梯次利用、钢材再生技术,让每辆车退役不退场。
我相信这场报废潮对国家未来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把落后的汽车淘汰出去,让消费者买到更好,更符合环保要求的新车。
毕竟汽车就像是人体,新陈代谢是健康的前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