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在考虑买车这件事?有没有发现在十万块这个档位上,各种插混新车型是一茬接着一茬地出来,我们普通人在买车的时候,脑袋都快被选择给搅糊涂了。这回,荣威M7 DMH来了,限时不到九万块,还说自己能纯电跑160公里,你是不是也在琢磨,这车到底值不值、或者是不是要再等等看别家有没有更劲爆的?但你会发现,等来等去,车圈永远都在出新,价格一直在头脑风暴,永远没有“最佳”那一刻。你正在犹豫,别人已经下了订金,你还没决定,下一波活动价又来了。
我先想问一个问题,十万块预算,你到底想要啥?省油?能跑纯电?空间宽敞?颜值在线?还是售后无忧、用车简单、能装能带还能炫一炫?你可能希望这些全都要,但现实是,每车各有短板,各家都在吹自己是“革新者”,可我们买车,家用为主时,不就是图个省心舒服吗?你仔细看荣威的牌,这次的M7 DMH,有点像是那个“照顾你方方面面”的朋友,什么空间大、配置够、样子新、售后给你极致质保、价格还打折。
要不咱就从头说说,为什么最近的车都疯狂卷配置和价格?是不是最近两年大家手头都紧了,厂家也拼了命的往性价比里卷?你仔细琢磨,荣威这款新车,上市指导价不到11.5万,当前限时只要8.58万起,乍一看就是个“打骨折”的优惠。但你想过没,这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厂商其实紧张市场,怕消费者不买单,于是把价格打下来,赔本赚吆喝。这种时候,对消费者是好事,我们能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高的配置,但问题来了,好价是不是代表好产品?
再看下配置,有些人买车专挑空间和配置,觉得哪块板凳更软、屏幕更大更酷炫、座椅能不能放平当床、有没有智能座舱,那就是自己的“家”。荣威这次很会讨好,搞了一个“全景座椅模式”,副驾座椅一折就能“腿拖”服务后排,主驾驶还能往后躺当床,配套遮阳帘、音乐和空调,简直就是给“露营玩家”或者午休懒汉量身定做。你想是不是厂商就是看穿了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家里车成了“第二卧室”,车外变成了“办公室”,谁不想有个舒服角落,既能拉人,也能拉货,还能歇歇脚。这个功能,确实新颖,但也不难看出现在的造车思路,早不是以前老三样,是要给你“场景感”,恨不得你一天24小时都在车里。
你听着这些新花样,说不心动,那都是假的。但你要冷静下来琢磨,这些花哨的,究竟是刚需还是锦上添花?比如纯电续航160公里,对你家用真有意义吗?你每天上下班俩来回,大多数人根本用不上综合2050公里的极限续航。电池包确实大,电机功率也挺高,但关键是实际路况、环境、驾驶习惯一混,这些数据有时候也只能参考。你最关心的,还是平时跑得顺不顺,维修操心不操心,电池能不能顶得住时间的摧残,冬天低温掉电历不厉害。
安全这块也是大家最近特别在乎的。为什么荣威要给你“五大件终身质保”和“零自燃终身保障”这些承诺?还不是因为插混和电动这几年出了不少电池自燃的事,大家受过惊吓,买车之前各种担忧。厂家发狠给你终身质保,其实是想把你“心结”打开——你不用自己琢磨电池安全的问题,他们给你兜底。这是好的,但你要考虑厂家的承诺是不是写在合同里,能不能真的执行到老。保险这些是长期的,落地才是真的。毕竟宣传归宣传,真正用车三五年之后,才知道售后是不是靠谱。
说到设计,豪华感这事儿,还是得实话实说。约瑟夫·卡班来中国,打造了这款车的“首秀”,一堆外国设计师加盟中国车企,你听着确实洋气。但真要买车,是不是要看实际亲手摸到的质感?虽然这车尺寸不小,近5米车长,宽大豪华的轮圈,配置双屏,灯语、迎宾光毯这些细节也挺讨巧,但车外观再时尚,回到家庭用户,有时候需求其实很朴素,无非空间到底够不够大,载人舒服不舒服,外观对面子有没有加成。你平时坐五个人,拉点娃娃逛超市,是不是省心,老人上下车方便不方便,这才是第一要素。那种“仪式感”,多数时候是买个新鲜。
科技这方面你是不是也有点跟不上节奏?车上动不动搞大屏、OTA升级、和各路生态系统打通,有时候还真不清楚是不是实用。比如说以后能接入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听着很厉害,但对于普通通勤、上下班接送孩子的人来说,能不卡顿、能顺利导航就很不错了。你觉得科技到底是“实用”还是“噱头”?比如语音系统、导航、娱乐,还有一堆智能场景,其实常用的少,大部分车载智能,最后都落在听歌和看导航两件事上。厂商拼数据、卷智能,其实是为了吸引眼球,真正能用的,你得自己试试。
你还得关心一下动力。插混这几年发展很快,但很多人其实对混动发动机还不是那么熟悉。荣威这款用的是专用1.5L混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43%,听着不小。电机功率也够,日常家用甚至小长途都能覆盖。但咱得实话实说,发动机参数看起来都好看,实际路上体验,是不是足够安静、加速顺滑,电和油之间切换能不能无感,你得实际开一圈才知道。所以你有心兴趣,最好找个试驾,要么问问已经买了的朋友,不是只看数据,而是实际驾驶体验。再一个,混动车型现在政策方面也比较友好,绿牌、免购置税啥的,省了钱,后期加油用电都能自由切换,确实方便。
这里我还挺想问,你觉得在中国现在买车,品牌到底重不重要?比亚迪、吉利、荣威这些老品牌,大家心里有底,但新品牌也一茬茬地涌。你会不会担心买了自己不熟的品牌将来出问题没人管?荣威本身是上海汽车旗下,老国企背景,售后网络还算铺得开,这在后续维修维修、电池问题、质保理赔上还是让人心里踏实点。但你也不能忽略,比亚迪秦L智驾版、吉利银河A7这些竞品也很猛,卷配置卷智能都不手软。这个时候,差异化是什么,就是电池包大一点,空间灵活一点,价格再便宜一点,大家都在这一块上拼。
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你不能只盯住最低价。你买车其实要看“综合成本”,包括油耗、电耗、维修、保险、折旧。便宜买了,但是万一以后维修贵用车不省心,把前期赚的都搭进去,也划不来。所以荣威这次拿出一系列质保承诺,是想打消你“后顾之忧”。但是你还是得对自己用车习惯有个预判,你是一年两万公里还是五千公里用车?你是城里上下班,还是偶尔长途自驾?这些都会影响你的购车决策。
最后得问问,你觉得现在买插混车到底值不值?你还有多少年觉得油车可以撑得住?你是不是早就厌倦了汽油车加油、维修的老毛病,想换个轻松点的用车方式?插混其实是个不错过渡,电池能用,油也不耽误,低碳环保,绿牌优待,价格也下来了,这段时间确实是买车人的窗口期。但你要考虑,插混也并非完美,将来随着纯电越来越成熟,政策一换,二手车残值会不会变低,这些都是要多想三分的。
其实回过头来,无论厂家讲了多少故事,弄了多少创新模式,最终你买车还是一句话:车到底好用不好用,适合自己不适合自己。这不是说哪个功能有多炫,哪个颜色多新,而是你用下来,钱包舒坦,家人舒服,后续无忧,开着顺手。荣威M7 DMH这次价格和配置确实打得很有诚意,很多细节也很对症我们的生活场景,但你得问问自己,除了花里胡哨那些,是不是满足了你的日常需求?这个答案,只有自己才能给出。你说呢?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