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时聊起汽车,说到哪个牌子最安全,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名字可能就是沃尔沃。
这个来自北欧的品牌,好像天生就跟“结实”、“靠谱”这些词绑在了一起。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种深入人心的印象到底是怎么来的?
一个汽车品牌,为什么会把“安全”这两个字当成信仰一样,坚持了将近一百年?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曾经的瑞典国宝,在差点撑不下去的时候,是被咱们中国的吉利给拉了一把,现在反而过得更好了。
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沃尔沃这一路走来的故事,看看它到底是怎么从一个想法,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事情得从很久以前说起,具体是1924年。
在瑞典的一家餐厅里,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格布尔森,是搞经济的,脑子活络;另一个叫拉森,是位工程师,懂技术。
这俩人一边吃着龙虾,一边就在那儿合计,说咱们瑞典天寒地冻的,路况又不好,当时市面上的那些美国车虽然看着挺时髦,但到咱们这儿来就水土不服,不耐用。
他们就琢磨着,能不能造一种真正属于瑞典人自己的车,一种结实、耐用,最重要的是能保护车里人安全的车。
这个想法,就在那顿龙虾宴上定了下来。
他们给品牌起了个名字叫“沃尔沃”,在拉丁语里是“滚滚向前”的意思。
从一开始,这个品牌的根子上,就埋下了“安全第一”的种子。
真正让沃尔沃在安全领域一战封神的,是1959年的一项发明。
当时,沃尔沃的一位工程师尼尔斯·博林,发明了我们今天车里家家户户都有的三点式安全带。
在这之前,车上要么没有安全带,要么就是那种只在腰上系一根的两点式,发生碰撞时,保护效果很有限。
而三点式安全带能同时把人的肩膀和胯部都固定在座位上,极大地提高了碰撞时的生存率。
这在当时可是个了不得的发明,绝对是能申请专利、赚大钱的宝贝。
可沃尔沃接下来的做法,让全世界的同行都看不懂了:他们宣布,这项专利免费向所有汽车制造商开放。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生命是无价的,安全不应该成为商品或者竞争的壁垒。
就因为这个决定,据后来的统计,三点式安全带在全球范围内至少挽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
这件事,也让沃尔沃“安全”的形象,彻底立住了。
从那以后,他们就一直在安全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比如全球第一个发明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把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亡率降低了七成以上;再比如首创侧面碰撞保护系统,大大减少了侧面撞击带来的伤害。
甚至到了现在,大家都开始玩电动车、智能车了,沃尔沃还在琢磨怎么用车上的摄像头监测到你开车走神了,然后主动帮你刹车,避免危险。
当然,如果一个车只是安全,那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闷”。
很多人觉得沃尔沃的车就像个“移动的保险箱”,虽然放心,但开起来可能没什么乐趣。
其实,沃尔沃也有挺“野”的一面。
比如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们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事。
他们竟然开着一辆家用旅行车,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后面有个大屁股、能拉好多东西的“瓦罐车”,去参加了当时非常火爆的英国房车锦标赛。
你可以想象一下,赛道上全都是些灵活的小钢炮,结果冲进来一辆看着像要去超市采购的家用车,那画面有多颠覆。
但就是这辆“买菜车”,在赛道上表现还相当不错,彻底改变了大家对沃尔沃只有“稳重”的刻板印象。
这说明,沃尔沃在追求安全的同时,骨子里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不过,即便是这样一个有技术、有情怀的品牌,发展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到了上世纪末,沃尔沃也遇到了经营上的困难,在1999年被卖给了美国的福特汽车。
本以为是找了个大树好乘凉,但结果并不理想。
福特有自己的全球战略,沃尔沃在其中感觉有点施展不开拳脚,自己独特的品牌基因也受到了影响。
后来又赶上全球金融危机,福特自己都过得紧巴巴,就更顾不上沃尔沃了。
就在沃尔沃前途未卜的时候,咱们中国的吉利集团站了出来。
2010年,吉利花了18亿美元,把沃尔沃从福特手里买了过来。
这个消息一出来,当时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很多人都不看好。
大家觉得,吉利当时还是个正在发展的中国品牌,而沃尔沃是历史悠久的欧洲豪华品牌,这不就是“蛇吞象”吗?
很多人都担心,沃尔沃这个瑞典的“国宝”,到了中国企业手里,会不会被“改造”得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变得不那么“沃尔沃”了。
但是,吉利的做法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吉利的董事长李书福当时就明确表态:“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
他们给了沃尔沃充分的自主权,总部、研发中心都留在瑞典,让沃尔沃还是那个原汁原味的沃尔沃。
吉利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有力的支持者,在背后提供资金、市场和供应链方面的帮助,但绝不瞎指挥。
这种“放手”的管理方式,结果证明是非常成功的。
有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作为后盾,加上吉利在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上的经验,沃尔沃很快就走出了困境,并且活得越来越好。
销量连年增长,品牌形象也越来越高端。
更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现在沃尔沃在中国大庆的工厂,生产出来的旗舰轿车S90,不仅在中国卖,还出口到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
这说明,我们“中国制造”的品质,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足以让那些挑剔的欧洲消费者满意。
这不仅仅是沃尔沃的重生,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一次有力证明。
如今,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大家都往电动化、智能化的方向转。
当很多新品牌都在宣传自己的车续航有多长、屏幕有多大、加速有多快的时候,你会发现,沃尔沃关注的重点,还是离不开“安全”。
他们研究的是,电动车的电池在发生碰撞时怎么才能不起火、不爆炸;他们把几十年来积累的真实交通事故数据免费公开,就是为了让整个行业都能设计出更安全的汽车,尤其是在保护女性和儿童这些在传统安全测试中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方面。
近百年前,沃尔沃的创始人就说过:“车是由人驾驶的,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指导原则都必须是安全。”从一顿龙虾宴上的一个念头,到今天成为百万生命的守护者,再到被中国企业赋能后走向新的辉煌,沃尔沃的故事告诉我们,坚守初心,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最终是能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和信赖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