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销量第一的豪爵也顶不住啦,AFR125全系降价,新款还增配!
**8980元起?**你没看错,曾经一口价上万、比合资还贵的豪爵AFR125,这次真的“低头”了。作为国内摩托车市场连续二十多年销量冠军,豪爵的硬气是出了名的——不打价格战、不堆配置、价格常年坚挺。可就在今年,面对越来越卷的125cc踏板战场,豪爵终于松口:23款AFR125 CBS箱杠版直降上千,仅售8980元;ABS版一口价9980元。更狠的是,还同步推出了2025款AFR125X系列,增配不增价,VA彩色仪表、双瞳大灯、快充接口全安排上。这波操作,到底是豪爵认怂了,还是憋了个大招?今天我来带大家扒一扒这台“国民神车”的里子和面子。
降价背后:豪爵的“傲娇”与现实的碰撞
说实话,看到AFR125降到9000元以内,我第一反应是:这价格终于对得起“国产”两个字了。过去豪爵AFR125卖1.2万,很多人吐槽“比铃木UY还贵,凭啥?”但你也得承认,豪爵的底气不是吹的。我之前试驾过老款AFR125,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整台车的质感,像合资,不像国产。
为啥?因为它真用料扎实。德国博世的ABS系统、德国欧司朗的LED大灯、日本阪东的皮带、日本松下的传感器……这些配件清单拿出来,别说同价位国产车,连不少合资车型都得掂量掂量。你骑上去的第一脚,发动机震动小、怠速稳、油门顺,这些细节背后,是品控和供应链的硬实力。
但问题也在这儿:消费者愿意为“质感”多付2000块吗? 尤其是当光阳、三阳、铃木都在降价,连无极、奔达这些新势力都开始卷125踏板的时候,豪爵再“高傲”,市场也不会惯着它。这次降价,不是豪爵输了,而是它终于听懂了市场的“人话”——价格可以硬,但不能硬到让消费者转身就走。
外观与细节:低调中的“高级感”设计哲学
AFR125的外观从来不是它的卖点,但它赢在耐看、稳重、不落俗套。没有夸张的线条,没有浮夸的灯组,整体设计走的是“实用主义美学”路线。但你仔细看,会发现很多细节藏着小心思。
比如新款X系列升级的双瞳透视LED大灯,不只是为了“看起来高级”。我晚上试骑过一次,双透镜结构让近光铺路更均匀,远光穿透力也更强,不像有些车“照天不照地”。而且灯组内部做了熏黑处理,配合新配色的贴花,整车多了几分精致感。
还有那个VA彩色液晶仪表,别小看这块屏。老款是单色屏,信息虽全但看着“工业风”太重。新款换成彩色屏后,转速、时速、油量、电压一目了然,尤其在强光下可视性提升明显。我特意在正午阳光下看了几眼,反光控制得不错,不像某些车“阳光一照就变镜子”。
最让我惊喜的是18W快充USB接口。现在谁出门不带手机?豪爵这回终于跟上了时代。我实测用iPhone 14充了半小时,电量从20%飙到58%,这速度在同级里算第一梯队了。要知道,很多车还在用5V1A的“祖传”接口,充个电比骑车还慢。
动力与操控:不快,但很“踏实”
AFR125全系搭载的是一台124cc单缸两气门风冷发动机,最大功率6.6kW(约9马力),峰值扭矩10N·m,极速89km/h。纸面数据?在2025年这个电喷+CVT遍地走的年代,确实“平平无奇”。
但数据不能代表一切。我骑过不少125踏板,有些账面参数比AFR猛,可一上路就“虚”——油门一拧,声音挺大,车不走;或者中后段乏力,超个电动车都费劲。而AFR125不一样,它的动力输出线性、平顺、响应快。5000转就能爆发出最大扭矩,日常通勤80%的时间都在这个区间,意味着你起步、超车、爬坡都特别轻松。
我特意在城市拥堵路段试了试,走走停停几十次,发动机温度一直稳定,震动控制得极好。停车等红灯时,几乎感觉不到脚踏的抖动——这背后是豪爵对发动机调校和车架刚性的长期积累。
操控方面,AFR125走的是舒适稳重路线。坐高745mm,适合165cm以上人群,坐垫宽大柔软,短途通勤舒服,长途骑两小时也不累。前碟后鼓的刹车系统,配CBS或ABS,制动效果够用。我试过紧急刹车,ABS介入及时,没有“点头”或抱死现象。
但有个问题得说清楚:为什么新款X系列还是前ABS,没上后轮ABS? 答案很简单——成本与结构限制。后轮ABS需要额外的传感器和控制模块,而AFR125的后轮是鼓刹,集成难度大、成本高。豪爵选择在前轮配博世ABS,已经比同价位多数车型厚道了。你要真想要双通道ABS,建议加点钱上更大排量的车型。
对比竞品:AFR125到底值不值?
我们拿它和两位老对手比一比:
济南铃木 UY125:UY125一直是125踏板的标杆,SEP发动机省油耐用,铃木品牌号召力强。但UY的配置相对保守,没有原厂尾箱、USB充电慢、灯光系统一般。价格呢?目前也要9980起。AFR125X在配置上明显占优,尤其是灯光、仪表、充电这些“看不见但天天用”的地方。
光阳 Anytown 125:光阳的做工也不错,但价格更高,普遍在1.1万以上。虽然有双通道ABS,但动力和AFR125差不多,配置也没拉开太大差距。如果你预算卡在1万以内,AFR125X的性价比显然更高。
所以结论是:在9000-10000元这个价位,AFR125现在是真的“香”了。它不追求极致性能,但把“日常好用”做到了极致。
用户真实反馈:老车主怎么说?
我在豪爵车友群里问了一圈,一位骑了三年AFR125的老哥说:“三年了,除了换机油,没动过其他地方。油耗2.8L,冬天冷启动一次就着,夏天骑着也不烫腿。”另一位刚提了新款X版的车友说:“彩色仪表太香了,朋友还以为我骑的是两万的车。”
当然也有吐槽:有人嫌坐桶空间小,放不下全盔;有人说原厂轮胎抓地一般,雨天得小心。这些都是实话,我试过,确实坐桶偏窄,建议戴3/4盔或折叠头盔。轮胎是正新品牌,日常够用,但激烈驾驶或雨天建议降速。
未来展望:豪爵的“大排量焦虑”怎么破?
聊到最后,不得不提豪爵最大的短板:没有大排量。当春风、无极、奔达都在推300cc、400cc甚至600cc车型时,豪爵还在125、150cc区间打转。这就像一个学霸只会做基础题,让人又佩服又着急。
但换个角度看,豪爵可能是在“以守为攻”。125cc市场依然是国内最大的刚需市场,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和乡镇。把小排量做到极致,也是一种战略定力。至于大排量,我猜豪爵不是不想做,而是不想“凑合做”。一旦出手,必是王炸。
总结:降价不是妥协,而是进化
这一波AFR125降价+增配,不是豪爵“认输”,而是它终于学会了在坚持品质的同时,倾听市场的声音。8980元买一台做工扎实、配置够用、省油耐用的125踏板,你说值不值?
我给它的定位很清晰:不是让你热血沸腾的性能猛兽,而是陪你日复一日上下班、买菜、接娃的“靠谱伙伴”。它不完美,但足够踏实。
那么问题来了:各位车友,如果预算1万元以内,你会选降价后的豪爵AFR125X,还是继续等合资品牌的优惠?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也会挑几个典型问题,下期专门回复。
(暂无相关试驾视频花絮,但下次我争取拍一段AFR125X的夜间灯光实测,看看这“双瞳大灯”到底有多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