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国产车齐亮相,外资豪车缺席,高端赛道气氛大变

谁能想到,成都的夏天,会在汽车展上变得这么热闹?

可细看一下,热闹的其实都是“自己人”——国产车企纷纷出击,场馆里新能源新技术扎堆刷脸,昔日不可一世的“豪车八兄弟”却全员缺席,仿佛一夜之间,舞台的主角交了班。

这场车展,气氛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翻天覆地变化?

外资豪车的“集体闭门谢客”,到底是悠然自得,还是有苦难言?

又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品牌五年高端逆袭,姿态越来越硬气,把“只有合资才能玩高端”的古早定义,活生生抽成了历史笑料?

看到如此局面,谁能不提问一下——这些光鲜亮丽的数字背后,国产品牌真是彻底实现了高端突破吗?

还是说,这一切不过是时代的巧合?

别急,我们抽丝剥茧,也不怕走近看看,看看这些字母代号背后的秘密和国产车企的高端大逆转,究竟是运气还是实力在线。

成都车展一开场,比亚迪、奇瑞、华为、长安、上汽、东风等大腕“霸馆包场”,气势非同一般。

比亚迪那边,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集体露脸,技术秀得飞起,用“应急浮水技术”“天神之眼领航”这些听着就神秘的黑科技,分分钟把“未来”揉碎到眼前。

奇瑞也是自家主场,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全阵容跑步登场,31款车型,一个都不落下,仿佛在用行动宣告,“混动、增程、纯电我全都要!”

华为则另辟蹊径,不包馆也行,直接把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大组合摆上桌面,堪称展区最出圈的一匹黑马。

看得出来,这场车展本来就是国产新能源的秀场,外资品牌多少只能站在门口唏嘘。

而且别光看场面,其实技术“内功”部分才是最值得琢磨的地方。

“岚图”带着2026款梦想家来破圈,直接全球首发八项黑科技——什么62.5度超充电池、智能后轮转向、魔毯底盘、鸿蒙座舱、华为智驾、AI零重力舱,各路硬货一拥而入,说实话,有点像在玩“科技大饱盒”。

成都车展国产车齐亮相,外资豪车缺席,高端赛道气氛大变-有驾
成都车展国产车齐亮相,外资豪车缺席,高端赛道气氛大变-有驾

阿维塔那边,新款Ultra增程版有330公里纯电续航,以及十分钟极限快充,从“趴窝”到“满血”只需喝杯咖啡的功夫。

至于智己,带来了新一代LS6,声称跨界融合“纯电”“插混”“油车”三条路线,不出半月预售就卖出4.8万台——用老百姓的话说,这真会,是“把握住了消费者的命门”。

一句“国产豪华车全年销量爆发,四年前增幅超12倍,自主品牌贡献80%增量”,足以说明问题了。

很难相信,就在十年前,中国车企还被“高端壁垒”死死卡在门外,连20万+定价都像天堑。

当年上汽、长安、北汽的自主车型几乎只有15万以下在混,进军B级、C级基本没戏。

就像长安CS95,全家半年才卖2918台,基本可以说叫好不叫座,还容易被吐槽花钱买孤独。

老一辈车企高管们,品尝过太多“自主难高端”的苦涩。

但也就是在2018-2020这三年,局势突然起风,一群“非传统号”造车新势力冒了出来——蔚来、威马这两个不怎么按牌理出车的品牌,直接给出了20万+的价格,无惧市场冷嘲。

成都车展国产车齐亮相,外资豪车缺席,高端赛道气氛大变-有驾

蔚来起售价35.8万起,ES8直接44.8万上天,威马喊着“亲民品牌”,价格也一脚踢进了19万的行列。

说白了,就是打破了“只有合资能搞高端”的迷思。

新势力尚且能一脚踢开门槛,传统五巨头也明白,单靠吃合资老本已经走不到头,得自己搞工程。

于是“1号工程”潮水般涌现,暗号各不一样——北汽是N50/N61,上汽是代号“L”,长安偷偷捣鼓“AB项目”,东风则是“H部门”……

听起来很像在玩《特工组代码》,其实是在憋大招,希望正式搅弄高端市场。

再看具体做法,不得不说,这帮“老司机”进步快到离谱。

传统燃油车时代,研发流程串行走,五六年一车型,改款等到发霉都见不着。

而新能源时代呢,“快反迭代”成为主流,像是把原来的慢火炖汤变成了高压快煮,研发周期缩到两三年发布新品,甚至一年小改一回。

就直觉说,传统车企的“变脸”比想象更狠。

销售渠道也不再死守4S店这块老土,直营门店和体验交互成新宠,用户体验升级不止一点。

把官方自媒体玩得风生水起——你看长安高管和两千技术专家集体冲进微博、抖音,朱华荣还亲自做视频号栏目《老朱杂谈》,活生生把老总变成了KOL。

看看智己,技术迭代也巨快,去年4月宣布L6将用“超快充固态电池”,续航直接破千公里,在续航焦虑面前直接开挂。

成都车展国产车齐亮相,外资豪车缺席,高端赛道气氛大变-有驾

饶是新能源赛道拥挤,智己、岚图、阿维塔这些新晋高端选手硬是杀出了血路,哪怕面对小鹏、理想、蔚来、特斯拉等一众硬核对手,也能玩出自己的风格。

2024年,智己销量6.5万,岚图8.5万,阿维塔高达7.3万,平均增速都超过70%。

而且,全是中高端定位,没有低价车型混水摸鱼。

顶配智己LS6做“中大型纯电SUV”销量冠军,岚图梦想家稳坐大型MVP榜首。

你要是嫌缺数据,厂家官网可都是摆着的。

这还没算“价格档次”分布,智己在21万到58万之间打游击,岚图卡在20万到45万,阿维塔最低也要19.5万高开,真的不卖情怀,是硬货捧场。

越来越多人在讨论:“中国自主品牌,哪怕是豪华车,真的能代表高端了吗?”

不夸张,从成都车展现场氛围和各路品牌的态度来看,自主品牌已经不再靠合资品牌“接强力药”,而是玩起了“原材料全自主”“创新再提速”套路。

如果没有五年前那一轮“代号行动”,这波逆天改命真不知还要再等几年。

正如曾经那句行业心酸鸡汤——“没有自己的高端品牌,就只能永远在价值链底部‘混口饭’。”

但现在,不管是技术迭代、销量、用户反馈,都证明了中国新能源品牌在高端路线上彻底上道了。

不过,这里也得含泪提醒一句,还不能百分百自信:高端之路虽已通,但上面还有各路关卡,比如品牌溢价、用户忠诚度,甚至未来欧美日巨头再度发力,谁能保证局势不会再反转?

行业发展的逻辑就是这么复杂,谁能笑到最后,得看谁能够保持持续创新和自我进化。

五年前,一群穿白大褂的工程师,在代号项目里憋未来;

五年后,这些代号产品都变成了销量担当、“科技力担当”,甚至用户体验担当。

谁也不敢说,是不是下一个“外资神话”会更快崩塌。

但至少今天,你能在成都车展会场,感受到国产品牌的集体澎湃和志气。

悄悄告诉你,当年合资车企还在“品牌高墙”上自娱自乐,现在中国车企早已迈开高端步伐,闷头做自己的事,一路狂飙突进。

说到底,“L”、“H”、“AB”这些代号,不只是厮杀的武器,更是时代彻底升级的图腾。

而在新能源时代,中国品牌终于用实力回敬了那些年被动和尴尬,冲出来成为高端领跑。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一轮高端逆袭,能持续多久?

国产高端,会不会变成“自嗨”一阵风?

大家怎么看,中国新能源车企在高端赛道的底气,是技术、市场还是用户?

留言板里等你聊聊,谁才是你心中真正的“中国高端”?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