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提起 “保时泰”,谁没印象?大街上偶尔瞥见那酷似保时捷的外观,再一听十几万的售价,不少人都得嘀咕一句 “真划算”。可如今再看众泰汽车的消息 ——6 年半亏了 255 亿,工厂成了 “零件坟场”,连生产线都被拆了拍卖,实在让人唏嘘。作为曾经差点动了买车念头的普通消费者,回头想想这事儿,全是值得琢磨的教训。
先说说当年众泰为啥能火。那会儿大家买车的预算不算高,但又想追求点 “面子”,众泰刚好踩中了这个需求。模仿豪华车的设计,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外观 “搬” 到十几万的车上,再加上配置看着挺丰富,对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消费者来说,诱惑力确实大。2016 年卖了 33 万辆,比蔚来、小鹏还火,说白了就是抓住了 “低价换面子” 的心理。我身边就有朋友当年纠结过,说 “反正普通人也看不出细节,花小钱开‘豪车’多值”。现在回头看,这种 “划算” 根本是表面功夫。
众泰的垮台,其实早有预兆,只是当年我们这些消费者没看透。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没技术。所谓的 “性价比”,全靠模仿外观和压缩成本撑着,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关键部件没自己的东西,更别说后来新能源汽车时代需要的电池、电控技术了。就像买手机只看壳子好看,里面的芯片、系统一塌糊涂,用不了多久准出问题。朋友后来没买众泰,就是因为去维修店打听了下,师傅说 “这牌子车小毛病多,配件还不好找”。果然,等到新能源汽车成了主流,众泰立马跟不上了,2020 年后销量暴跌,债务压垮了公司,最终停产。
前阵子看记者拍的工厂照片,更觉得可惜又可气。崭新的座椅、方向盘就露天堆着淋雨,没拆塑料膜的零部件成了 “废品”,曾经忙碌的车间大门紧闭,流水线等着被拍卖。这背后其实是无数消费者的信任被消耗了 —— 当年买了众泰的人,后续保养维修找谁?零件都成了 “坟场”,车子坏了怕是只能当废铁卖。更别提那些被拖欠工资的工人,还有被套牢的投资者,全成了这场 “山寨游戏” 的受害者。
现在再路过众泰旧厂区,门口贴满了新公司的招聘广告。两家做新能源汽车零件的企业租了厂房,招操作工、工程师,给五险一金和高温津贴,看着挺正规。这对比太明显了:靠模仿走捷径的倒下了,踏踏实实做核心零件的新企业进场了。这也给我们现在买车提了个醒:千万别再被 “低价高颜值” 忽悠了。
想想现在选车,大家越来越看重续航、三电系统、售后服务,这些都是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研发的硬实力。那些没技术积累、只靠噱头的品牌,就算一时卖得火,迟早要出问题。众泰的例子摆在这里:买车不是买衣服,图个新鲜就完了,靠谱的技术、稳定的售后才是真的 “划算”。
从当年的 “山寨明星” 到如今的 “工厂废墟”,众泰的故事也算给所有消费者上了一课:汽车行业从来没有 “捷径”,我们买车时更该丢掉 “捡便宜” 的侥幸,认准那些实实在在做技术的品牌 ——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买辆放心车才是真需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