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骑摩托车的人都知道,新车的动力很线性,油门一踩,推背感直扑脸上,想跑多快就多快。这种感觉就像刚骑到交警站点那会儿,心里还在想着要不要提前放慢点,不然一激动就超速,结果被批评-一瞬间就觉得生活是不是变得特别缺少一点干劲。
我记得有一次跟一个修理工朋友聊天,他说,你知道吗,有些人明明车子还能跑,就是不愿意保养,越不开越废。当时我就纳闷,他说的究竟是不是假话?我试着用自己的经验验证了一下,估摸着我自己那辆小轮,开了两年,油耗从3.5升/百公里飙升到4.5升/百公里左右(这估算是体感,样本有限)。你说这种变化真的是车老了么?还是保养不及时导致的?
讲真,两个同价位的摩托车,我就遇到过,骑了半年,轮胎花纹差不多,刹车都是新换的——你会觉得,操控感是不是差那么点意思?差别很细微,比如说刹车油旧了,刹车片就会响应变迟钝,仪式感可能没有,但对安全的影响可不是一句差一点那么简单。轮胎上,那细细的花纹如果磨平点到见惊人一面,也就意味着排水变差,雨天容易打滑。这方面,有点像平时走路,要不要踢掉那块霉掉多年的地毯,明知道踩得不稳,但硬是当成没事。
我一开始一直觉得,换机油就是应付车的事,省点钱多好。直到有次跟一个销售说:你们推荐的机油是不是过度包装了?对方一笑: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换便宜点的,真想省油得用对油。突然想,我是不是太单纯,把油当成了养车的成本,但其实它更像是血液,保护着身体的正常运转。换成生活比喻,就是我们每天都得喝水,喝水好了,身体气色自然好,但如果整天只喝温水或不够喝,身体的机能就会出现问题——短时间不会崩溃,但长远来看,问题就来了。
这就让我思考了一下,空气滤清器其实也差不多。听着像个边角料,但它就像是吸尘器的过滤网,灰尘一堆,空气滤不干净,发动机吸力就弱了。之前路过修理厂,看到人家一大堆滤芯堆在角落,价格也就几十块,但换上以后,油耗竟然下降了大概10%。你会想,是不是我之前一直忽略那点空气脏东西,花的冤枉钱,其实就是自己装了一副防护面罩。
再想想轮胎,真就像鞋子。穿一双磨光了的鞋,踩起路面就变滑。轮胎花纹深浅,差别就在于抓地。很多人用到露出帘布就像是用到鞋底变光的地步才换,感觉不太急。但这其实是猪一样的智慧——都知道,雨天不打伞,掉坑不拉手,这种麻烦真是小事吗?
说到刹车片,似乎更像是人生的安全线。我曾经旁边那兄弟骑车,车子刹车咔哒响,他说:你看,那玩意磨掉了就得换,要不然掉沟里都不知道。我跟他开玩笑:那你不换,车飞到天上去就全靠运气了。他的话让我意识到,这些消耗品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却是保障整体安全的,要不要多花点钱换个新刹车片?我心里还在想,换不换都一样,不就是便宜点的事?等我想明白了,对安全的投资就是换刹车片,损失的可能是真金白银,也有可能只是骑一圈,车子就起了点毛,安全是没得骗人。
对了,突然想到个问题:车子停放太久,电瓶会自己放气,是不是也像手机没电,久了就废了?我一边发呆,一边心算,电瓶亏电,车子两三周不动就可能得换——这就像手机我们都知道不能总用快充,但你知道,充电其实也会伤电池。这段先按下不表(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但不换个电瓶,等想用车时就要跑修理店了。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和照片,居然看到一张车主在迪拜骑的摩托车照片,旁边是个修理师傅手里拿着新刹车片,跟我分享:你知道么,有的地方机油都能用好几年。我当时还在想,是不是他们那里环境好,车不用怎么保养,就算如此,还是要记得雪糕盒一样每天检查润滑油、轮胎、刹车,才能保证不跑偏。
所有这些细节,有时觉得太琐碎,麻烦得很,但我想,真要只用便宜点、能跑为标准,结果往往是陷入花更多钱的循环。毕竟,花点钱做点事,带来的其实不是省钱——是少一些突发状况和安全隐患。 有没有想过,让车一直保持最佳状态,其实是在用更少的维护,把风险控制在最低点?这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一样:做好准备,看似浪费,其实省掉的,是未来的麻烦。
你的车子,还没有吃到菜就已经吃饱,还是还在等问题来敲门的那一剎那才想起修修?
关键的莫非正是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操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