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越南街头,摩托车如潮水般涌动——红、蓝、白,绝大多数前脸上亮着“HONDA”或“YAMAHA”的标志。只有偶尔,你才能在人群中,瞥见一辆中国品牌的身影。有人会疑惑:“中国摩托去哪儿了?”毕竟,那些年,中国摩托曾在这里书写过属于自己的辉煌传奇。力帆、隆鑫、宗申,这些名字曾经在越南大地上熠熠生辉。
时间回到二十年前。那时的越南,经济还刚刚起步。城市与乡村之间,公路狭窄且泥泞,公交稀少。汽车,是极少数人的奢侈品。摩托车——成了越南老百姓的“必需品”,是流动的希望,是生活的脉搏。越南有个称号,“摩托车王国”。数据不会说谎,6000多万辆摩托车,平均每两个人一辆!每年新售300万辆!整个东南亚,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市场。
但在90年代末,越南摩托车市场几乎被日本品牌垄断。本田、雅马哈、铃木,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完善的服务,稳居市场98%份额。可价格,也同样“高不可攀”——普通一辆日系摩托,售价两千美元以上,而当时越南普通家庭月收入不过两三百美元。梦想遥不可及。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中国摩托出口企业敏锐地察觉到这个市场“缺口”。1999年以后,重庆、济南、湖南、广西、云南的摩托企业,凭借灵活的机制和地理优势,大举进军越南市场。他们带来了更亲民的价格——700到1200美元一辆。你想,这是什么概念?几乎是日本品牌价格的一半。
越南消费者欢呼雀跃。中国摩托迅速崛起,三年不到,市场份额从零飙升到80%,出口额突破19.2亿美元,中国摩托成为越南街头巷尾最常见的身影。这一切,仿佛是一夜之间发生的。
但,历史的脚步从不只是向前。盛极而衰,往往只在一瞬之间。中国摩托的“败走越南”,并不是被日本品牌击垮的,而是——自己击败了自己。
为什么?我们必须深刻反思。
首先,内斗和短视成为最大毒药。眼见中国摩托在越南赚钱,越来越多企业涌入。市场竞争白热化。彼此拼价格、抢渠道、争经销商,不惜代价。价格战愈演愈烈,摩托车售价从800美元一路跌破200美元,几乎成了废铁价——你说,这还能有多少利润?企业为了生存,只能不断压缩成本,甚至偷工减料,降低质量。个别厂家,直接用劣质钢材生产车架,安全隐患巨大。更有甚者,仿冒本田、铃木等品牌,假冒伪劣泛滥,严重损害中国品牌形象。
消费者失望了。摩托车坏了,找不到售后维修点。零件不通用,品质参差不齐。那些曾经因为价格而选择中国摩托的越南人,开始后悔。信任,一旦崩塌,再难重建。
与此同时,越南政府为了保护本土企业,加征30%关税,中国摩托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市场份额,从巅峰的80%,暴跌至不足5%。曾经的霸主,转眼成了“过客”。你会问:如果中国摩托坚持质量、坚守底线,会不会是另一番结局?答案也许难以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内耗式竞争和急功近利,必然导致市场失守。
再来看日本企业。他们没有盲目跟风降价,而是默默提升产品质量,完善售后服务。比如本田,直接承诺“三年免费保修”,让消费者无忧。服务,是信任的基石。在中国摩托自乱阵脚时,日本品牌悄然发力,重新赢回市场。到2025年,日本摩托在越南份额再度攀升,成为街头最常见的品牌。
所以,打败中国摩托的,真的只是日本吗?不。真正的对手,是人性的短视,是恶性竞争,是对长期主义的漠视。市场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企业的灵魂。中国摩托企业的失利,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首先,品质才是市场的生命线。价格战能换来一时的销量,却换不来持久的信任。企业只有坚守质量、不断创新,才能在国际市场中立足。低价竞争,最终会把自己逼入死胡同。
其次,品牌形象和服务同样重要。消费者买的不是一辆车,更是一份安心。售后网络、质保政策,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中国企业要想走向世界,必须补齐这块短板。
再次,行业自律是发展基石。恶性竞争只会让行业一起沉沦。中国摩托企业如果能够抱团取暖,形成合力,规范市场秩序,或许结局不会如此惨烈。
最后,敬畏市场、敬畏规则。在全球化浪潮中,谁能尊重市场规律,谁就能行稳致远。我们需要的,是长远的目光,和对品牌的敬畏之心。
其实,这不仅仅是中国摩托的故事。放眼整个中国制造业,多少行业在“走出去”中,重蹈覆辙?多少企业在“内卷”中自废武功?这背后,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成长阵痛。
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从一穷二白走到世界舞台中央,靠的是团结、创新和实事求是。我们要牢记这一点,在全球市场上继续发扬中国制造的工匠精神,提升质量,打造品牌,让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国力量。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中国。我们与世界各国,包括俄罗斯、朝鲜等友好邻邦,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外交方针。中国企业要想真正走向世界,必须以开放、包容、合作的姿态,融入全球产业链。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向全球展示中国品牌的责任与担当。
摩托车的故事,终究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但它折射出的,是企业成长的规律,是时代进步的缩影。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直面问题,敢于创新,把握住每一次机遇。
下一个出口奇迹,会属于谁?属于那些懂得自省、敢于创新、善于合作的中国企业。属于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制造。属于我们共同的未来。
历史,总是在一次次跌倒、一次次奋起中前行。期待下次,再见到中国摩托,驰骋在世界每一个角落——带着自信,带着品质,带着希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