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商用车获新型除霜总成专利,推动汽车热管理技术革新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公布的授权公告显示,长城商用车成功取得 "设于仪表板的除霜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2742647U)。该专利申请于 2024 年 7 月,经过 10 个月的审查后正式获批,标志着该公司在汽车热管理领域的技术突破。

专利技术解析:集成化设计破解除霜难题

该专利的核心在于创新设计了一套集成式除霜总成系统,通过优化气流分配提升车辆除霜效率。系统包含三大核心模块:

双路径气流分配:进风通道将空调系统产生的热风分为两路,主气流通过第一除霜组件的间隔式出风口直吹前挡风玻璃,副气流经第二除霜组件的夹角式出风口覆盖车门玻璃,实现 "主副协同" 的全方位除霜。

模块化集成设计:第二除霜组件创新性地与第一除霜组件直接连接,取代传统独立风道结构,使系统体积减少 30%,同时降低空调压缩机负荷约 15%,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精准气流控制通过仿真模拟优化出风口角度和间距,确保前挡风玻璃关键视野区域(A 柱三角区、雨刮覆盖区)的风速提升至 8-10m/s,相比传统系统除霜速度加快 40%。

透视长城商用车,技术密集型创新突破

长城商用车成立于 2021 年,总部位于河北保定,是一家专注于汽车零部件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 4.5 亿元,已形成以热管理系统、智能座舱、轻量化结构为主的三大技术矩阵。截至 2025 年 4 月,企业累计申请专利 326 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 38%,技术覆盖新能源汽车核心领域。

长城商用车获新型除霜总成专利,推动汽车热管理技术革新-有驾

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在资本运作和市场拓展方面表现活跃。通过天眼查数据可见,其对外投资涉及 4 家企业,涵盖汽车电子、材料研发等领域;同时参与 10 个重大招投标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开发、智能座舱集成等,显示出较强的行业整合能力。

优势明显,开启汽车除霜技术新范式

当前汽车除霜技术面临两大痛点:一是传统单风道系统无法兼顾前挡与侧窗除霜效率,二是独立风道设计导致能耗高企。长城商用车的专利技术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提升安全性能:通过双路径气流设计,将车门玻璃除霜时间从传统系统的 8-10 分钟缩短至 5 分钟以内,有效消除侧方视野盲区。

降低能耗成本:集成化设计减少系统阻力,使空调能耗降低约 12%,在 - 10℃环境下可减少续航里程损失约 8%(以纯电动车为例)。

适配智能座舱:模块化结构便于与自动驾驶系统集成,可根据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动态调节气流分配,为智能座舱的热舒适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长城商用车获新型除霜总成专利,推动汽车热管理技术革新-有驾

前景广阔,千亿级热管理市场新蓝海

据行业分析机构预测,全球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在 2025 年突破 1500 亿美元。如果科技的专利技术在以下领域具备商业化潜力:

新能源汽车:适配电动车热泵系统,解决冬季续航衰减问题。

高端车型:满足豪华品牌对静音、快速除霜的严苛需求。

特种车辆:为冷链物流车、工程车辆等提供定制化除霜方案。

从竞争格局看,该技术已形成差异化优势。目前主流车企仍采用独立风道设计,而如果科技的集成方案可降低整车 BOM 成本约 5%,在成本敏感型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长城商用车的新型除霜总成专利,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里程碑,更标志着汽车热管理技术进入集成化、智能化新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该技术有望成为车企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配置。未来,若能在成本控制与规模化生产方面取得突破,或将重塑全球汽车热管理市场格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