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SUV哈弗H6曾8年蝉联SUV销量榜首至2020年12月,连续91个月成为国内SUV销量第一,创造了国内汽车行业的销售奇迹。随着新能源崛起,哈弗H6的销售神话被比亚迪宋PLUS DM-i打破,并一直占据国内SUV销量首位。尝了甜头的哈弗怎么可能甘心,在今年4月推出了Hi4智能电混系统,首搭在哈弗枭龙MAX上,并计划在后续车系中逐步推开。
哈弗枭龙MAX
Hi4智能电混系统主打新能源四驱体验,从目前的推广策略来看,哈弗与比亚迪DM-i系统刚刚出来时一样,先试点一款车型后陆续搭载在历代车型打造爆款!目前比亚迪在新能源的地位越发牢固,昔日的哈弗能否凭借Hi4智能电混系统收复失地,我们先看看两款系统的技术优劣。
Hi4智能电混系统的架构
分析混动系统第一步从系统结构开始,Hi4(H,Hybrid代表混动。i,intelligent代表智能。4,代表4WD四驱系统)智能电混系统架构比较新颖,采用P24的混动架构与主流的P13或者小众的P2都不同。总的来说即融合了P2架构的特点又借鉴了P13的原理衍生而来。
系统前桥P2电机与传统P2的位置和功能一样,即能作为发动机也能作为电动机,类似于长安的iDD混动系统,但又增加了一个类似于P13架构的P3驱动电机,却又被“挪”到后桥成为了P4电机,整个系统能实现四驱却只有两个电机,较传统电四驱来看又少了一个电机!概括来说,在P2、P1+P3以及P0+P3+P4三种传统架构当中取了一个综合解。同时该系统继续沿用了长城前期开发的柠檬两档DHT技术,能实现低速下发动机介入避免高速“亏电”失速的风险。
Hi4智能电混系统P24架构
新颖的架构布局让整个系统能实现9种模式:纯电两驱模式、纯电四驱、串联模式、1挡直驱、2挡直驱、并联两驱、并联四驱、单轴能量回收、双轴能量回收。

市区低速行驶时,根据车辆油门深度和速度在纯电两驱、串联、1挡直驱模式间智能切换;
市区急加速或爬坡时,在纯电四驱、1挡直驱模式间智能切换;
高速巡航工况时,2挡直驱模式让发动机在最高效区间工作;
高速加速或爬坡工况时,发动机在最高效区间工作,在并联两驱和并联四驱之间智能切换,剩余功率由电池提供。
减速制动工况时,在单轴回收、双轴回收模式间智能切换。
可以看到由于P24架构实现了单电机轴控,让Hi4比常规的前驱混动系统多出了更多的功能。
相比于DM-i,Hi4的优势是什么?
在了解了Hi4的架构特点后,我们再来看看与比亚迪DM-i系统相比有什么竞争优势。DM-i的P13架构往期作者已经介绍过,我们直接看看两个系统的差异。
长城哈弗枭龙和比亚迪宋PLUS DMi对比
从对比表格中可以直观看到,长城Hi4混动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不增加硬件的前提下实现了四驱功能。如果说DM-i把混动做到了白菜价,那么Hi4就是要把四驱做到白菜价。按照在长城发布会上等价平替两驱的说法,对标竞品车型,预计长城枭龙MAX售价13万-18万,其中热门车型售价应该在16万左右。也就是说,花15万出头就能获得一台四驱车型,在此之前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将四驱作为顶配车型的定价体系来看,是无法想象的。
四驱雪地驾驶
四驱意味着驾驶场景可以更多,特别是在北方有冰雪天气的城市,平价四驱车型将会成为首选。同时,四驱+50%的轴荷配比带来更强的车辆操控性能也会受到对驾控群体的偏爱等等。平价四驱让15万级区间车型选择更多,技术的进步让高端技术下放到了可以普及的价位区间。
Hi4的难点在哪?DM-i还有什么优势?
只从硬件上面看,Hi4混动系统无疑是巧妙的,硬件架构是搭起来了,重点难点在于系统的标定。Hi4具有9种驾驶状态,其中还不乏发动机直驱的两种状态,同时P2电机也参与到了变速箱的使用当中,在低速、中速、高速、能量回馈四种场景当中都有多种模式可以选择。模式间如何转换,发动机与两个电机如何配合,模式如何利用能耗最低、四轮如何配合限滑等等都与系统的标定相关,Hi4比DM-i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难度都更高。即使是采用最简单的以电为主高速直驱策略,只有单档的DM-i系统在刚刚推出时也遇到了很多动力系统的问题,随着OTA不断升级至今还有一些车主反映车辆动力响应问题未解决。
宋PLUS DM-i
DM-i系统目前拥有了大量的运用数据和市场试错,处于先发优势的DM-i发布已有两年多,预计不久将会发布2.0版本,而Hi4还需更多的时间和市场来检验,或许长城在四驱和SUV深耕多年的经验能让Hi4的推广落地少走弯路,但具体表现如何今年就可以揭晓答案!
最后的话
比亚迪靠DM-i系统卖得产品脱销,让混合动力的SUV进入了15万价格区间。靠新技术带着四驱技术的诚意进入15万俱乐部的长城无疑让内卷继续升级,人们购车有了更多的选择,主打四驱、越野的定位延续了长城燃油时期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你认为长城能否靠新能源四驱扳回一局?欢迎评论区告诉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