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万九千八,一辆福特游骑侠Ranger。这价格,都能买辆不错的城市SUV了。与其说是新款上市,不如说是旧款换壳,连蓝牙钥匙都省了,却敢卖近二十万的高价。难道福特也学会了玩“皇帝的新衣”那一套,指望消费者为那看不见的“硬派”标签买单?
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九斤老太,逢人便叹“一代不如一代”。如今的汽车市场,何尝不是如此?实用性被抛诸脑后,浮夸的配置和营销噱头成了主流。君不见,粉色越野、天价皮卡,一个个割韭菜的镰刀磨得锃亮,专等着收割那些被消费主义裹挟的“体面人”。
真正的皮卡用户是谁?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是挥汗如雨的建筑工人,是小本经营的个体户。他们需要的是一辆可靠的生产工具,而不是一件炫耀身份的奢侈品。二十万,对他们来说或许是一年的辛苦所得,能买多少农具、多少建材、多少货物?
反观那些开着天价皮卡在城市道路上招摇过市的“成功人士”,又有几人真正理解皮卡的意义?他们需要的不是皮卡,而是“皮卡”所代表的粗犷、豪迈、不羁的人设。这与在星巴克点一杯“馥芮白”本质上并无二致,都是消费符号的堆砌,都是身份焦虑的投射。
这是一种病,得治!
我们该如何摆脱这种病态的消费观念?
首先,要回归理性,认清自己的真实需求。别被广告牵着鼻子走,别被“面子”迷了双眼。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踏踏实实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其次,企业也该有点良心。别总想着赚快钱,别总想着割韭菜。踏踏实实做产品,用心服务消费者,才能走得长远。“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老祖宗的智慧,什么时候都适用。
最后,监管部门也该出手了。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公平透明的消费环境。
别让消费主义的洪流吞噬了我们的理性,别让虚荣的枷锁禁锢了我们的灵魂。返璞归真,方得始终。让实用主义回归,让理性消费成为社会共识,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