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销量暴增47%,智能驾驶更名引发行业反思

小米SU7的“更名门”,你咂摸出味儿没?原本挂着“智驾”的羊头,现在老老实实换成了“辅助驾驶”的狗肉。这番操作,可不是雷总灵光一闪,而是智能驾驶这摊浑水,要清清场子了。

话说当年,一票车企恨不得把L2级别的辅助驾驶,吹成能上天的“准无人座驾”,好像明天就能葛优瘫,让车自己溜达。结果咧?事故哐哐撞,车主一脸懵圈。这不,顶头上司工信部坐不住了,下达“钦定”,点名批评这种花式吹嘘,以后都给我实事求是!小米一看风向变了,赶紧换个马甲,还附赠Nappa真皮座椅,权当是压惊费了。

小米SU7销量暴增47%,智能驾驶更名引发行业反思-有驾

这出戏,明摆着就是监管的大棒抡下来了。之前各家车企一股脑儿扎进“智驾”的蜜罐里,恨不得把攒的家底儿都砸进去,就为了贴个“智能化”的金字招牌。可老百姓买账吗?三月份小米SU7那桩高速追尾,家属的哭诉字字泣血,就算事故的来龙去脉还在掰扯,可“智驾”这概念的误导性,早就被钉在耻辱柱上示众了。别嫌消费者小题大做,毕竟这可是拿命在赌。

其实,小米这次也算被迫营业。比亚迪也识相地把“高阶智驾”改成“驾驶辅助”,特斯拉Autopilot的腔调也蔫了不少。大家心照不宣,靠忽悠抬轿子的戏码,演不下去了,得拿出真本事硬碰硬。

小米SU7销量暴增47%,智能驾驶更名引发行业反思-有驾

小米这“端到端辅助驾驶”,听着云里雾里的,说白了,就是能帮你从车位挪到另一个车位,像是过路障、钻小巷、找车位这些琐碎事儿。但务必记住,你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准备着亲力亲为。这背后,是车企在安全这块儿的底线,也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觉悟。

对于咱这些凡夫俗子而言,改个名儿,意味着啥?意味着之前那些“躺赢”的白日梦,该醒了。辅助驾驶顶多算个拐杖,能帮你省点力气,但它绝不是你的专职司机。

小米SU7销量暴增47%,智能驾驶更名引发行业反思-有驾

数据这玩意儿,也挺耐人寻味,名头是改了,可小米SU7的行情,好像没怎么受牵连。四月份的销量,不降反增,还蹿升了47%,突破了2.8万台的大关。这恐怕要归功于小米的让利策略,这终身免费的辅助驾驶,简直是瞌睡送枕头,谁不喊一声“巴适得很”?

当然咯,这行当里,也开始优胜劣汰了。谨小慎微,埋头搞技术的企业,今后的日子兴许会好过些; 那些还想着空手套白狼,靠嘴上功夫的,怕是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小米SU7销量暴增47%,智能驾驶更名引发行业反思-有驾

归根结底,智能驾驶这条路,就跟走高空钢索一样,一头连着技术革新,一头拴着安全底线。如今,L3级自动驾驶眼瞅着就要破土而出了,如何在条条框框的约束下,玩出点新意思,这是每个车企都得掂量的。小米这套“技术傍身,营销开路”的招数,或许能给大伙儿提个醒。

从“智驾”到“辅助驾驶”,这措辞上的小变动,宛如一枚石子,激起了智能驾驶这池春水的涟漪。往日是华而不实的吹嘘大会,今朝是脚踏实地的耐力赛,鹿死谁手,还看谁的基本功扎实,谁把安全二字刻在脑门儿上。现如今,耍嘴皮子是行不通的,硬实力才是王牌。与其挖空心思地忽悠消费者,倒不如俯下身子,精进技术,这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