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大众在华第三家合资公司——原江淮大众,有了新的动态。最显著的变化便是其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公司,这一举措凸显了大众在这家合资企业中的主导地位。
从这一更名可以看出,大众对这家合资公司的掌控力进一步加强,甚至将江淮的名字从公司名中移除。
根据江淮汽车发布的最新公告,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以及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合资公司的增资已经圆满完成。
在此次增资过程中,大众向江汽控股注资23.83亿元,同时向合资公司大众安徽增资16.1亿元,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这两家公司中的地位。
从股权比例来看,大众与安徽省国资委在母公司江汽控股中各持50%的股份。而在合资公司层面,大众的持股比例高达75%,江淮汽车则减少至25%。
此类操作在中国合资公司股比放开后并不罕见。先前,华晨宝马便传出消息,宝马将增资至75%,从而掌握公司的主导权。据传,宝马在此过程中承诺将宝马X5车型进行国产。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众安徽成为了首个落地实施此策略的公司。
随着大众在新合资公司中占据主动权,原有的江淮大众品牌思皓将被退回至江淮乘用车旗下。
而大众安徽则将专注于打造挂有大众Logo的车型,包括基于MEB平台的4至5款纯电动车型,以及大众集团旗下的B级、C级和商用车。这将进一步丰富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线。
此举也为大众集团未来引入更多品牌打开了大门。
可以预见的是,大众安徽在产品投放上将更加自由灵活。
然而,这对于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另外两家合资公司——南北大众而言,或许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众所周知,德国大众分别与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合资成立了年销量可达400万辆的两家合资公司。
其中,一汽大众主打原汁原味的国产车型,而上汽大众则走上了自主开发的道路。但在这两家公司中,德国大众的持股比例始终仅为50%,包括大众中国在内。
这意味着,无论销量如何辉煌,利润都需要与合作伙伴平分。
如今,拥有75%持股比例的大众安徽将成为大众在中国市场的新宠。未来,所有具备利润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德国大众都可能会优先考虑投放给大众安徽,毕竟这将为其带来更高的利润。
同时,大众也无需再受制于合资另一方的对等博弈。
但这也可能意味着,在未来南北大众的产品力或将受到一定影响。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即将停产的帕萨特未来由大众安徽投产其替代车型,那么南北大众或许会面临产品线的调整,甚至可能因为市场饱和度的限制而失去这款车型的生产权。
从产能规划来看,大众安徽雄心勃勃。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实现25万辆的产能,并在2030年前将产能提升至40万辆。
显然,南北大众在大众在华战略中的地位已经逐渐降低。因为德国人在中国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来代表其利益。
然而,对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而言,这或许并非坏事。毕竟,大众将向这家合资公司开放更多的技术资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