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西安蔚来维修中心,一辆事故后等待维修的蔚来ES8发生自燃。
蔚来官方公布的调查结果:
由于该车的报修项目未包括底盘,因此没有上台架检查底盘;而实际上该车在送修前底盘曾遭受严重撞击,导致动力电池包外壳与冷却板大面积变形。电池包内部结构在被挤压形成短路,最终引发火情。
西安自燃残骸
5月16日,上海地下车库,蔚来ES8插着充电插头,发生自燃。
蔚来官方:正在调查,暂未查明原因!不过没有承认是自燃,只是称车辆出现了烟雾。
蔚来官方还放出了据说是车主自己的事件回顾:
车主首先反驳关于起火燃烧的说法,称只是产生了非常多的烟。随后,完整的回顾了整起事件。
上海冒烟残骸
车主不是第一个发现车辆故障的,是接到蔚来客服告知(该车自动向蔚来后台发回故障报警),这才赶去现场,发现浓烟已经充满地库。
在与工作人员沟通后,将现场处置交给蔚来,然后离开现场;之后因事故责任划分,再次到场,蔚来上海负责人也到场慰问车主,并承诺事故由蔚来全权处理。
蔚来拖走冒烟车辆,并给车主配了一台备用车(ES8)。
最后,车主对蔚来的服务,感到满意并提出感谢;不过也提出了一些质疑,称车辆报警不及时。(其推测从冒烟到报警,共计用时2个小时)。
在上海事故发生1天后,也就是5月17日,晚间蔚来APP上发布了一篇《关于加强充电安全的临时措施》。
文中先是描述了事故车辆的状态:在4天的停放时间中,该车充电插头一直插在充电接口上;在充满电后,系统多次自动复冲,电池长期保持满电状态。
想必这位蔚来汽车也是怀疑这个原因,导致了车辆冒烟。
因此称,出于安全审慎的原则,在正式调查结果出来前,对于蔚来旗下联网的充电桩和车辆,采取临时充电限制:充电量最高90%。
并建议车主在日常使用时,按90%电量进行充电。
最后文中再次强调,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

蔚来宣传的电池测试
所幸以上两起事故,均无人员伤亡!
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始终威胁着电动汽车的发展!
正如最近国内的三起电动车自燃(蔚来2起,特斯拉1起),起火点都源自动力电池。
而据统计,电动汽车的自燃事故中,50%是在充电场景中,而充电自燃,原因多是:动力电池过于活跃,致使热失控。一般来说,电池放电(也就是输出电量)很少导致热失控。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要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就得堆高电池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由此成为动力电池主流;但是高能量密度的材料,大都不稳定,“锂离子”就是如此。
所以汽车的动力电池需要一个电池管理系统(BMS),来监测、管理和保护危险的动力电池;
特斯拉电池包
特斯拉因何在短短十数年之间崛起,不是因为它残次品般的自动驾驶,更不是因为因为烂泥一样的品质;
而是因为其BMS能够管理7000节单体能量密度高达252Wh/kg的松下18650圆柱型锂电池,并首先将其成功应用于汽车。当然,特斯拉汽车的电池也常常自燃!
蔚来ES8同样是使用三元锂电池,采用了384个宁德时代VDA方形电芯,单体能量密度未公开;不过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35wh/kg,接近特斯拉早前使用的18650圆柱型锂电池。
蔚来ES8电池包
纵观当前动力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大都达不到目标值300wh/kg,均在120-180wh/kg之间。
这样的能量密度尚且频繁出现电池自燃事故,那么若真达到了的目标能量密度,那么电池安全如何保证?
因此,电动汽车的未来,急需电池技术的突破;有了稳定且高能量的电池材料,就解决了电动车的最大威胁!
蔚来汽车4月22日自燃
同时也大家也不要被电动汽车暂时的缺陷所误导,用发展的目光来看:
电动化,代表着未来!
这是一个无人可逆的发展趋势,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不是灾难,而是一次百年难遇的机会。
如同百年前,西方世界主导了陆地交通运输由马车向内燃车的过渡。这一次内燃车向电动车的转变,就是中国汽车崛起的机会!
可惜,目前中国暂时落后……
声明:本文由《CAR速选》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