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宇通客车交出了一份“反常识”的成绩单:营收64.18亿,比去年同期少了3%,但净利润却逆势增长近15%,赚了7.55亿! 这年头,车企能赚钱不稀奇,但“少卖车却多挣钱”的操作,让同行都看懵了。 宇通在国内新能源客车市场拿下了24%的份额,每卖出4辆新能源客车,就有1辆贴着宇通的标。 它到底用了什么招数? 扒开数据,我们发现了3个关键操作。
新能源车卖爆了,但宇通“偷偷”少赚了点?
宇通一季度卖了2257辆新能源客车,比去年猛增64%,直接吃下全国四分之一的市场。 但新能源车卖得越多,整体营收反而降了3%。 问题出在“车变便宜了”,宇通主推的宇威E10DD、宇光E10等车型,专门针对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 这些地方买公交要的是性价比,一辆车均价30万左右,比过去动辄百万的城际大巴便宜一大截。
不过宇通也没亏。 虽然车价降了,但成本控制更狠:原材料采购价比去年降了5%,生产线自动化让人工成本减少12%。 最绝的是财务操作:靠着收回几笔拖了多年的海外欠款,直接冲抵了坏账,多赚了1.2亿。 这种“既要销量又要利润”的玩法,没点家底真不敢这么玩。
小客车干出大生意
在新疆阿勒泰的牧区,新上线的20辆宇通天骏小客车每天跑着村到镇的线路。 司机老张说:“这车能塞30人,冬天零下20度照样启动,村里人看病上学就靠它。 ”一季度,这类中小型客车让宇通多卖了1750辆,同比暴涨129%。
宇通去年推出的天骏系列,专攻“大车进不去”的市场:车身比传统公交短3米,能钻山沟、过窄桥;电池续航砍到200公里,但价格直接腰斩。 甘肃张掖的公交公司算过账:买一辆传统大巴的钱,现在能买两辆天骏,还能省下30%的充电费。 靠着这招“大转小”,宇通硬是在五菱、长安的地盘撕开一道口子。
海外订单不炫富,专挑“政策送钱”的国家
当其他车企扎堆欧美时,宇通却盯上了挪威的北极圈。 今年1月,287辆宇通纯电动客车顶着零下30度严寒,开进了北极圈内的特罗姆瑟市。 当地人吐槽:“这车比驯鹿还抗冻! ”其实背后有门道,挪威政府规定,2025年前买新能源车能免25%的税,宇通一辆车就能省下近10万欧元。
同样精明的操作还在希腊上演。 雅典公交公司去年买了50辆宇通车,今年二话不说又追加100辆。 为啥? 欧盟要求成员国2030年前淘汰燃油公交,每买一辆新能源车补贴40%。 宇通早就在希腊建了服务站,修车比当地品牌还快半天。 靠着这种“政策补贴吃到饱”的策略,宇通一季度海外收入占比悄悄涨到35%。
维修工变身“贴身管家”,服务费多赚1个亿
3月底,广州公交集团的维修车间里,宇通工程师老李带着徒弟连夜检修电池。 这不是突发故障,而是宇通新推出的“宇+直服”服务,不再等车坏了才上门,而是定期主动排查隐患。 广州公交算过账:以前每年维修费超500万,现在预付给宇通400万服务包,反而省下100多万。
淘汰车“复活”计划
在内江街头,96辆贴着“以旧换新”标语的宇通公交车格外显眼。 这些车不是全新款,而是用5年前的老车型改造的:旧电机换成新一代永磁电机,续航从150公里提到250公里;座椅套个新皮套,再加块智能调度屏。 当地交通局透露:“改造价比买新车便宜60%,还能拿政府30%的置换补贴。 ”
这招“旧瓶装新酒”正在全国复制。 宇通从去年开始回收自家老旧车型,翻新后以5折价格卖给三四线城市。 既清了库存,又抢了二手车商的饭碗。 行业内部估算,这批翻新车贡献了宇通一季度15%的销量,但成本只有新车的三分之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