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最近网上炸开了锅,不少人吐槽坐电动车头晕,夏天尤甚。更有甚者,据说一些开网约车的哥们儿,头发、腿毛、甚至更私密的毛发都掉得厉害,有的直接成了“卤蛋”。这电动车,难道是台“脱毛机”?
这听起来像段子,但仔细想想还真有点瘆人。咱们先捋捋这头晕的事儿。专家说了,电动车起步那一下,跟火箭发射似的,瞬间扭矩巨大。你脑袋还懵着呢,身体已经窜出去了,前庭和视觉系统没协调好,可不就晕了嘛。就像坐过山车,忽上忽下,刺激是刺激,就是容易吐。还有那动能回收,美其名曰节能环保,可对乘客来说,就像坐船,晃晃悠悠,内耳平衡系统也跟着遭殃。
再说这脱发,虽然还没板上钉钉,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夏天路面跟烤炉似的,沥青里的苯、甲苯等挥发物,就像开了闸的洪水,肆意挥发。虽说电池升温对这挥发影响不大,但车内异味也够呛,长期吸入谁受得了?更何况,现在很多电动车为了追求续航,恨不得把电池塞满整个底盘,这玩意儿万一出点啥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专家也给出了些建议。司机师傅们,悠着点儿开,别猛踩油门,动能回收也调小点儿,乘客也能舒服些。乘客呢,尽量平视远方,少看手机,或者干脆闭目养神,也能缓解晕车。至于那挥发物,尽量别把车停在太阳底下暴晒,开车时开外循环,停车后开窗通风,也能减少吸入。如果实在敏感,口罩、空气净化器什么的,该用就用。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车企得在设计上下功夫。能不能别一味追求速度与激情,也考虑考虑乘客的感受?加速度曲线优化一下,动能回收模式改进一下,别让乘客坐个车跟受刑似的。还有那车内空气质量,也得多上点心,别让乘客吸着毒气跑。
话说回来,这脱发的事儿,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结论。是不是跟电动车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这至少给我们提了个醒,科技发展不能只顾着往前冲,也得考虑对人体的潜在影响。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问题来了,以后买电动车,除了看续航、性能,是不是还得考虑一下“晕车指数”和“脱发风险”?这还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