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好几万,整一辆能撒手不管自己开的“保姆车”,这事儿搁谁都得掂量掂量吧?
魏牌高山8和高山9改款登场,价码一亮,肯定有人觉着:这玩意儿,配得上这价儿,盘它!
欸,先别急着掏腰包,咱先拉呱拉呱。
平心而论,这车用料是真舍得。
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 X芯片,城里头、高速上都能“溜”,听着就挺玄乎。
再瞅瞅车里,巨幕、零重力座椅、浑身推拿,恨不得把家里的堂屋都给挪进去。
可话说回来,家伙什儿多就一定畅销吗?
瞅瞅它四月份老款的流水,三百零四台…这数儿,跟人家腾势D9 DM和岚图梦想家PHEV比起来,那真是…略显寒碜。
咋回事儿呢?
莫非是大家伙儿不待见大肚囊、高配置?
那是冤枉人。
症结可能在于,咱老百姓买MPV,图个啥?
真是为了显摆高科技吗?
多数时候,还不是奔着皮实耐用、舒坦去的?
就拿腾势D9来说,它卖得火,除了牌子响,更要紧的是它在肚量大小、乘坐体验上,下了狠功夫。
细微之处见真章,这话没毛病。
高山这回升级,拉长了身子,多了个七座版,算是开窍了。
但光靠往上码配置,就能把生意做起来吗?
我觉着有点玄乎。
再说说自动驾驶这茬儿,现如今听着挺美,可实操起来呢?
城市NOA,听着挺唬人,可咱这路况,它真能让人踏实把盘儿交给它吗?
我估摸着多数人还得自己攥着,时刻准备着接手。
毕竟,安全大过天嘛。
再说这价儿。
三十多万,这个档位,买家可选择的多了去了。
洋牌子、豪牌子,都有不少SUV能挑。
MPV这行当虽说在膨胀,可竞争也白热化。
高山想突围,光靠配置和价钱,怕是不够看。
魏牌眼下碰到的难题,有点像那种抓了一把好牌,却摸不着头脑该咋出。
技术是有了,东西也还成,可咋才能真正挠到痒处,抓住客户的心?
这恐怕得好好琢磨琢磨。
或许,魏牌可以考虑考虑,多听听消费者的心声,摸清他们真正想要啥。
与其把劲儿使在堆配置上,不如把心思放在提升乘坐的舒适度、优化空间利用率上。
说到底,对于“保姆车”来说,顶用的才是硬道理。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孔之见。
市场才是试金石。
高山新款上市,最后咋样,还得看大家的钱包。
但不管咋说,希望魏牌能够好好反省反省,找准自己的位子,在竞争激烈的MPV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
毕竟,谁也不乐意看到,一个有本事、有底子的牌子,最终偃旗息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