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B01在魔都车展上炸开了锅,这事儿有点意思。
你说现在电车,一天一个新花样,但真正能让后浪们眼前一亮的,还真不多。
这款车自诩“15万级颜值巅峰智能轿车”,皮囊嘛,各花入各眼,但配置单摆出来,确实有点硬货。
15个W左右,能把激光雷达梭哈上,这操作,有点“内卷狂魔”的意思了。
要知道,这玩意儿之前,几乎是身价百万豪车的专属。
现在好了,直接下放,你说其他车企慌不慌?
不过,咱也别上头,这背后可能没那么瓷实。
厂家肯定不是散财童子,不会平白无故给你跳水价。
这背后,是整个赛道都在加速肉搏,技术迭代成本走低,还有就是,车企想俘获Z世代,就得拿出点干货来。
有人说,零跑B01这是“下沉式打击”,用顶配来吸睛。
这话听着在理,但换个角度看,也可能是市场竞逐的必然。
现在后浪们买车,不光看脸,更看重智驾和续航。
谁能拿捏住这些痛点,谁就能收割市场。
但问题也来了。
激光雷达这玩意儿,真的那么刚需吗?
有人觉得,有了它,开车就稳如老狗,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穿梭,各种刁钻路况都能轻松拿捏。
但也有人觉得,这玩意儿有点“溢出”,平时根本用不着,纯粹是厂家的噱头。
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沾点边。
对于那些经常跑远途,或者在极限路况下飙车的玩家来说,激光雷达确实能提升安全系数。
但对于那些主要在城市里溜达的通勤族来说,可能就有点杀鸡用牛刀了。
其实,不光是激光雷达,现在很多电车都在堆料。
什么巨幕屏、语音助手、各种L2+,恨不得把所有的黑科技都一股脑儿塞进去。
但很多功能,用户真的需要吗?
或者说,用户真的会用吗?
这就像买手机一样,现在手机功能多如牛毛,但我们常用的,可能也就那么几个。
很多功能,我们可能压根儿就没解锁过。
所以,车企在堆料的同时,也应该好好盘算,用户真正care什么。
与其把精力放在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上,不如把基础功能打磨好,把品控搞上去。
另一个值得玩味的点是,零跑B01的续航达到了650km。
这个数字,确实能平复不少人的里程焦虑。
但实际体验可能没那么美好。
要知道,CLTC续航,是在理想状态下跑出来的。
实际驾驶中,受气温、路况、驾驶习惯等因素制约,续航可能会打骨折。
尤其是寒冬腊月,续航腰斩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厂家放出的卫星,还要结合自身场景来考量。
如果经常跑长途,或者常驻苦寒之地,最好选择续航更扎实的车型。
说到这儿,我想起前两天刷到的一个段子。
有位老哥开着电车跑长途,结果在高速上趴窝了,只能呼叫救援。
这事儿听着挺扎心的。
其实,电车跑长途,确实是个hard模式。
充电桩的覆盖率还不够高,补能速度也比较慢。
如果功课没做足,很容易出现“人在囧途”的戏码。
所以,如果你盘算着开电车跑长途,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摸清沿途的补能点分布,合理规划补能时间。
说回到零跑B01,这款车能否真正俘获后浪们的心,还得看上市后的成色。
价格、品控、售后,这些都是影响消费者买单的关键。
如果零跑B01能做到名副其实,真正把高配置、高品质带给消费者,那它就有可能成为市场上的“搅局者”。
但如果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或者在品控上翻车,那它也可能很快被市场遗忘。
毕竟,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也越来越挑剔了。
他们不会轻易被厂家的花式营销所忽悠,他们更看重的是产品的真材实料。
所以,零跑B01想要在后浪圈层站稳脚跟,还得拿出真家伙来。
光靠颜值和堆料,是远远不够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