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车主成“孤儿”?威马倒下售后无门,谁来为信任买单!

百万车主,怎么就成了“绝版车”的“孤儿”?

这背后,是一场信任的崩塌,还是行业的“必修课”?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寒潮来袭,曾经叱咤风云的威马、哪吒等造车新势力,轰然倒塌,留下的,是空荡荡的厂房,未竟的事业,以及数百万车主手中,突然变得“烫手”的爱车。

质保?

成了泡影。

配件?

渺无音信。

4S店?

人去楼空。

客服?

只剩下忙音。

就连给爱车买份保险,都成了奢侈。

这,究竟是谁的错?

姚先生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

他的威马车,续航如“挤牙膏”般缩水,小毛病层出不穷。

想修?

只能找街边那些价格不菲、却又治标不治本的小修理厂。

这种“修不起、修不了、修不全”的困境,正像一场瘟疫,在全国蔓延。

难道,我们当初对绿色出行的美好憧憬,就注定要以这种方式“破灭”吗?

百万车主成“孤儿”?威马倒下售后无门,谁来为信任买单!-有驾

法律明文规定,车企停产,至少要保证十年配件和售后服务。

可现实呢?

经销商纷纷退网,企业直接进入清算程序,曾经的承诺,转眼成了“空头支票”。

消协能调解,能提起公益诉讼,但在庞大的利益面前,这力量显得多么微弱。

法院裁定破产,车主们还得自己去“抢债权”,这简直是把责任,赤裸裸地推给了最无辜的消费者!

我们当初选择新能源,是响应国家号召,是对未来科技的信任,难道就要为企业的“任性”买单?

笔者记得,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有位专家曾提出一个设想:建立“车企售后保障基金”。

听起来,这像是一剂“救命良药”,车企卖车时按比例缴纳费用,一旦退市,由基金接管售后。

这岂不是能大大缓解车主的焦虑?

然而,美好的愿景,落地却需要强大的监管“护航”。

“重销售、轻售后”,这种“杀鸡取卵”式的商业模式,何时才能真正成为过去式?

百万车主成“孤儿”?威马倒下售后无门,谁来为信任买单!-有驾

那么,我们该如何自救?

别再被华丽的外观和诱人的续航“蒙蔽双眼”。

选择车企,不单单是看它眼前的光鲜,更要考察它是否有“长跑”的韧性,是否有对消费者负责到底的决心。

正如古语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自胜”的企业,能真正理解并承担起对消费者的责任。

合同,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签订购车合同之时,务必将售后服务的细节,如配件供应年限、维修保养价格、保修范围等,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别等到“竹篮打水一场空”,才追悔莫及。

这届车主,真的得学会在风口浪尖上,为自己留下一条“退路”。

笔者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技术和产品,更在于它对用户的承诺能否兑现。

那些曾经光鲜亮丽的车企,如今的遭遇,不正是对“诚信”二字最好的诠释吗?

正如《论语》所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没有诚信的企业,终将走向灭亡。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谁来兜底”的追问上,更应该思考“如何预防”。

“未雨绸缪,方能有备无患。”

建立一套完善的售后保障体系,让车企的“长跑”能力,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承诺,这才是行业的健康发展之道。

试想一下,当您坐在心爱的爱车里,享受着平顺的驾驶体验,感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而无需担心售后无门时,那份安心和喜悦,将是多么的纯粹。

这种“无忧用车”的体验,难道不正是我们当初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初衷吗?

百万车主成“孤儿”?威马倒下售后无门,谁来为信任买单!-有驾

所以,各位车主朋友们,别让“绝版车”的阴影,遮蔽了我们对未来出行的美好期待。

让我们擦亮眼睛,审慎选择,用理性的态度,为自己的权益保驾护航。

毕竟,每一次购车,都是一次对品牌信任的投资,而这份信任,理应得到最真诚的回报。

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更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试金石”。

一个没有完善售后保障体系的行业,就像没有根基的大厦,随时可能轰然倒塌。

我们期待,监管部门能以雷霆手段,规范市场秩序;我们呼唤,车企能以诚信为本,践行对用户的承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挑战,我们不能止步不前。

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在变化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届车主,我们是“弄潮儿”,也是“探路者”,更应该是“胜利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